6月28日,香港天文台發出了本年度首個黑色暴雨警告。當日上午,本港大部份地區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港島西、大嶼山南部及南丫島的雨量更超過200毫米。連場暴雨令到大嶼山嶼南道近長沙泳灘出現山泥傾瀉的現象,雖然道路一度封閉,影響交通,但幸好沒有造成任何的傷亡意外。不過,卻令筆者記起618秀茂坪山泥傾瀉事件。
香港人口稠密,對住屋的需求殷切。而因著地形上山多平地少的特色,很多房屋都要依山建築、鄰近斜坡,一旦發生山泥傾瀉,後果往往相當嚴重。
根據土木工程拓展署資料,香港土地上有60%是屬於天然山坡,而70%土地的傾斜度大於15°;加上表土風化層可厚達100公尺、年降雨量又高(平均約2,300毫米),就形成了山泥傾瀉瀕瀕出現的客觀條件。另外,當局早年於山坡維護上不太注重土力工程技術,建造了大量不合乎現時安全標準的人造斜坡,亦是構成山泥傾瀉的一個原因(註一)。
1972年6 月16日,三天連續暴雨,每日降雨量均達200毫米,到6 月18日父親節當日,觀塘秀茂坪與翠屏道(又稱雞寮)之間的一幅填土山坡下塌,約6,000立方米的山泥淹沒了翠屏道70多間寮屋,造成71人死52傷。筆者當時正住在災場對面的公營房屋,眼看著災區的情況、挖泥機拯救難者,滿目瘡痍、黯然神傷。
其實當天在港島區的寶珊道、旭龢道亦發生同樣嚴重的山泥傾瀉,塌下的泥石達20,000立方米,最後造成了67人死亡,19人受傷,而災場位置所在的旭龢大廈更整幢倒塌。
事後,政府於秀茂坪災難現場興建了一個公園以紀念618雨災的亡者。
猶幸事件令到當局開始關注斜坡安全的問題,並對斜坡維護作出多項有效的措施,從而解決了山泥傾瀉的危機。近年已鮮有聽到相關的傷亡情況,市民亦總算可以安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