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的印尼海嘯開始,全球的人對大規模的天災都提高了警覺。無獨有偶,近年發生的天災亦似乎較為頻繁。例如:四川汶川的地震、海地的地震、以及剛剛發生的智利地震等,其級別和強度,都令人咋舌。
地震是大型地殼運動的結果。地殼的岩石受到外力擠壓或拉扯,最後力度超出地殼所能承受的強度而斷裂,就形成地震的出現。這些強大的外力主要是來自板塊運動或者火山活動。一九零六年美國舊金山發生大地震,美國地質學家李德(H. F. Reid)創立出「彈性回跳學說」(Elastic Rebound Theory)來解釋地震的成因。地殼受變動時,產生應力。應力會不斷於將會斷裂的地震斷層積聚起來,岩石因而發生變形。但由於地殼仍能承受這份壓力,所以還沒有斷裂。一旦應力到了臨界值,斷面兩側的岩層就忽然被折斷,造成斷層。而原先儲存於岩石中的彈性應變能就會全數釋放出來,這動力令斷層兩邊的岩層回彈至原來的位置,產生地震。情形就如我們屈曲膠間尺至斷裂,斷裂後兩方斷尺不斷上下擺動回跳而產生大形運動一樣。
當地震出現,地球內真正引發震動的位置稱為震源或震中。而從震源垂直引伸到地面上的地點叫做震央。按震源距離地面的遠近,共分為淺源、中源及深源地震三級,其中以淺源地震所造成的災害最大。地震按其規模,根據黎克特制震級(Richter Magnitude Scale)可分為十級;而按其強度,根據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Modified Mercalli Scale)可分為十二級。規模和強度是不同的。地震規模是以地震儀上錄得的振幅計算出來;而地震強度則是以建築物的損害程度和人對震動的感覺來決定。
這些大型的地殼運動其實是有助於調節地球內部結構的平衡,但是若然發生的地點太接近人類活動的話,所帶來的災禍確是難以想像的。面對著如此天威,我們是無能改變的。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做的是如何預警及如何減低破壞所導致的傷亡——我們要學習如何與天災共處。
地理科老師
盧炳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