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海鳥很多時都有一定距離
|
相信很多人都會以為海鷗就是海鳥,鷗科有眾多的品種,但有不少都會喜歡在近岸海域出沒,甚至沿河流進入內陸濕地等,故此,米埔的泥灘仍然是觀察海鷗的最佳地點。真正的海鳥是一生大部份時間以海為家,遠離陸地,在海中漂泊覓食,只有繁殖時才回到島上築巢育雛,較典型的例子有夏天到香港小島上繁殖的三種燕鷗。除此以外,香港東面和南面的海域,每年的春秋遷徙季節,有不同類別的海鳥會經過,如軍艦鳥、鰹鳥、鸌、海燕、海雀和賊鷗等。若要遇見這些來無蹤,去無影的海鳥,可以選擇坐在香港之南極蒲台島極目遠眺,但你有機會九成九時間是在看海,即使有海鳥飛過,很有可能是十萬八千里遠,連辨認都有困難,所以,我選擇了另一個方法,在過去的週日跟香港觀鳥會的專船,前往香港南面的海域主動找尋牠們。
當日早上由西灣河碼頭出船,船隻離開維港後一路向東,最遠駛至橫瀾島,領隊和有經驗的鳥友都已坐在船的前方,不斷搜索海鳥的蹤影,可惜當時的海面非常大霧,能見度不過幾百米。第一隻被發現在海面上的鳥類,竟然是市區公園常見的白頭鵯,估計是由於在海上遷徙時,霧太大而迷了方向,最終體力不支,浮在水面等待死神的來臨。之後,有香港常見的過境遷徙鳥紅頸瓣蹼鷸和一隻較罕見的大鳳頭燕鷗,由於前天有鳥友在這一帶海域記錄過賊鷗,沒有遇到這目標品種當然有點失望,但真正的打擊是,當我們知道另一隻由內地鳥友包船的觀鳥團,遇上了三種數十隻的賊鷗時,真是有「這些機會不是屬於我的」感覺。 |
這不是海鳥,而是在海上遷徙,體力不支,墮入海中的白頭鵯。
大霧中的紅頸瓣蹼鷸,牠們是少數很會游泳的鷸科鳥類。
香港較罕見的過境遷徙燕鷗-大鳳頭燕鷗。
|
接近中午,船泊蒲台島碼頭,讓鳥友們可以補給之餘,也讓大家可以尋回腳踏實地的感覺。感恩在陸地上給了我一個安慰奬,讓我發現了稀有過境遷徒鳥,一隻雄性的紫背椋鳥,是我的新記錄。帶著這個幸運,重燃找賊鷗的希望,下午回香港仔碼頭前,我們往香港南部的海域尋訪賊鷗。 |
蒲台鳥是很多過境遷徒鳥的跳板,左上是稀少的紫背椋鳥。
|
太陽出來,雲霧散開,海面的風浪也較早上增強,這正是海鳥喜愛的環境。尋找了個多小時,終於不負有心人,賊鷗出現了,不是一隻兩隻,而是三五成群,甚至有十多隻的群體,更奇妙的是,三種較有機會在香港出現的賊鷗都一一亮相,雖然自己反應慢,手腳笨,相機不夠專業,但總算拍了一些記錄照片。這樣的相遇,全船的鳥友都大為滿足,我可以稱這天為海上賊鷗奇遇日(海賊日)。 |
長尾賊鷗中央尾羽很長,初級飛羽白色部分很小。
短尾賊鷗飛羽有較多白色,尾短而尖。
|
賊鷗小資料:
大小如鷗類,靠搶掠為生,追逐飛行中的鷗和燕鷗,逼使牠們把捕獲的食物吐出來。賊鷗在接近極圈緯度繁殖,長途跋涉遷徒。中國南部水域不常有賊鷗紀錄,不過似乎主要由於少人觀察。雖然雌雄同色,但毛色變化多端,而且多數鳥種的成鳥有兩個不同的顏色型。分辨非繁殖期成鳥或褐色斑駁的幼鳥均要求相當經驗。
(資料來源:尹璉、費嘉倫、林超英 (2008年) 香港及華南鳥類。香港觀鳥會。)
|
中賊鷗體型較粗壯,中央尾羽末端扭曲。
|
觀海鳥注意:
真正海鳥較為遠離岸邊,風浪亦會相對較大,容易暈船浪者,若再加上望遠鏡的放大效果,本來是很好享受的觀鳥樂趣將會變成惡夢。暈浪丸或暈浪貼的效果往往因人而異,海面的情況和個人的狀態才是最決定因素。
|
生物科老師
黃志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