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發展令原來的生態環境受到破壞,螢火蟲因而消失,現在將一部份城市空間歸還原有的生物,一方面作為補償,另一方面提升社區生活環境的質素。這並不是新鮮概念,但成功實行的例子並不多,在首都大城市執行更是鮮有。復育的意思是將生態環境恢復原來的狀態,讓原有的生物得以自然繁衍,並不包括一些在室內或半開放空間的人工飼養,亦不包括那些為吸引遊客而搞的螢火蟲放飛活動。
台北在過去幾年致力在幾個市內公園推動螢火蟲復育,筆者今年四月出席在台北舉行的《2017年國際螢火蟲研討會》,隨隊參觀了三處螢火蟲復育的公園,亦聽取了多位復育計劃執行者在研討會上的分享,啓發很多,在此簡單分享。
筆者的理解,復育計劃的成功有下列要素:
1. 市民對螢火蟲的喜受 —— 老一輩對螢火蟲的緬懷、年青人對螢火蟲的好奇、兒童對螢火蟲的幻想,市民普遍的喜愛提供正面和積極的氛圍。
2. 政府在政策、財政、設施和其他方面的配合和協助;台北市長在鏡頭前親身與市民一起赤腳翻泥,重造生態水池,當中當然包含政治宣傳作用,但地方首長的參與亦標誌著政府的投入和承諾。
3. 生物學者、園境師、工程師等專業人士的參與 —— 復育生境的設計和用料、植物的選取、螢火蟲繁殖的管理等都需要十分專業的技術和經驗。
4. 社區群眾的參與 —— 社區群眾不單為建造和日常管理螢火蟲生境提供大量人力資源,例如在晚間賞螢時由當地居民義工擔任導賞員;更重要的是讓生態保育訊息和態度植根群眾心中,並且進一步傳播開去。
5. 與文化藝術扣連 —— 在台北推動螢火蟲復育的過程中,有著名音樂人創作螢火蟲音樂和歌曲,亦有著名舞蹈團編寫和表演關於螢火蟲的歌舞劇,令整件事更立體、更多元、更有感染力。
6. 螢火蟲只是一個標誌,不應是唯一或終極目標,否則容易異化出商業螢火蟲放飛和螢火蟲展覽等活動。復育的不止是螢火蟲、更有其他各類生物,所以復育的地方會同時多了蝴蝶、甲蟲、各類昆蟲、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鳥類。
最終復育的不只是繁華都市中充滿生命力的點點螢光,更是人們對保育的正確認知和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