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光譜技術後,來自意大利的西奇神父(Pietro Angelo Secchi)率先於1863年至1878年間開始收集恆星光譜並分類。他以不同恆星的發線光譜類型及強度劃分出五類恆星。但由於西奇當時只提出恆星的顏色與譜線有關,因此發現並未得到重視。
約二十年後,十九世紀末,哈佛大學天文台進行大規模的恆星光譜分析。得到大量數據後,天文台的分析員威廉敏娜·弗萊明(Williamina Fleming)把西奇的意念繼續擴展,認為譜線的強度亦反映恆星的表面溫度,所以她以恆星的氫譜線的寬度作標準,把恆星從最高溫的A型排序至最低溫的N型及O、P和Q的另外三類特別星體,共劃分成17類恆星。
數年後,安東妮亞·莫里(Antonia Maury)認為B型恆星比A型恆星高温,但她並未能提出令人滿意的解釋,因此她的排序方式在當時並未得到接納。
直至1901年,安妮·坎農(Annie Cannon)才證實了莫里的想法,並修正了原有的分類。她提出譜線的強度不一定隨溫度上升而增強,亦有可能因過分高溫而無法產生部分的譜線;O及B型恆星的氫線強度雖然有所減弱,但這是由於它們極高的溫度已把大部分氫電離,理應排於最高溫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