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於八、九十年代製作的實況電視劇集系列《獅子山下》反映了當時草根階層的生活狀況及奮鬥歷程,該節目被視為一齣另類的寫實紀錄片。獅子山下的精神,固然使人津津樂道。然而聳立在獅子山上的望夫石,背後卻有著一個悲壯的傳說。
相傳古代有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妻子誕下女嬰後,不幸因病去世,留下女嬰。鄰舍一婦人亦產下了麟兒,幸得她可憐該父女的遭遇,願意收留女嬰。轉眼數年過去,兩孩已經6、7歲。此時女童的父親因積勞成疾而去世,孤女亦成為童養媳。他們長大結為夫婦,育有一對兒子,一家樂也融融。可惜好景不常,某年天旱,稻穀失收,丈夫為求生計,被迫捨下妻兒與同鄉出洋謀生,誰知一去不返,音訊全無。妻兒生活凄苦,但是仍然期望有朝一日能夠一家團圓,因此婦人每天手抱幼子背著長子,攀登山崗遙望遠海,冀盼夫君歸來,日日如是,風雨不改。母親悲哀慨嘆不知丈夫何時會回來。有一天,三母子如常登山守望時,突然遇上狂風大雨,雷電交加,三母子突然在天崩地裂中消失於世上,但是他們站立的位置卻出現了一塊巨石,形態極似失蹤了的三母子。有傳說是其深情感動蒼天,故此將他們化成石頭永守山崗,而這個哀怨動人傳說亦漸漸廣泛地流傳開去。(摘錄自《維基百科》)
無獨有偶,古代亦有中國詩人以望夫石作為題材。其中以唐代詩人劉禹錫及王建分別所作的《望夫山》及《望夫石》最為人所知。
望夫山 (劉禹錫)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望夫石 (王 建)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古代由於戰亂頻繁,男丁被征召入伍,離鄉背井時有發生,故這類題材易引起共鳴,賺人熱淚,亦由於古人擅於感通,對身邊自然環境有著富創意的幻想,因此在國內,有不少形狀似人類的巨石亦被命名為望夫石,如劉禹錫這首詩指的望夫山就在今安徽省當塗縣西北,因山上有類似人形的巨石而得名。
除了其歷史價值外,望夫石外形亦十分優美,由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聯同漁農自然護理署和七間專業團體,舉辦名為“珍惜岩石自然美──香港最美岩石選舉”活動中,望夫石榮登首位,故每年都吸引不少中外人士遊覽。
香港境內的望夫石位於沙田獅子山上,從山腳紅梅谷郊野公園走到望夫石,需時約四十五分鐘。然而由於該景點欠缺保護,望夫石底部被大量塗鴉,情況令人惋惜。記得我第一次前往觀賞望夫石,已經是小學時的事了。由於我的姨丈一家人居於大圍,因此到獅子山遠足便成為我們一家人的週末活動。印象中該時的望夫石未出現如現時般礙眼的塗鴉,故此望夫石給我的印象一直是壯麗的。在此希望各位以望夫石被塗污的事件為鑒,好好宣揚保育自然環境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
2)明慧學校—文學小說
鄭柱強
暑期實習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