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有一個現象稱為演替,即一個地方經過長年的歲月,由草地變成灌木叢,再到成熟的樹林,但我們不容易觀察到當中的變化,更難於短時間內深入考察這三類不同的生境。若想了解生態學中演替的情況,牛屎可以作為一個更佳的考察對象,因為在這個小生境裡,終其一生,上演著不同生物群落的變化。
新鮮的牛糞,吸引眾多的蠅類前來覓食和產卵,除了較大隻的麗蠅外,最能引我注視的是那些細小但翅膀不斷擺動並反射出閃光的鼓翅蠅。
牛糞濕潤的表面會慢慢乾硬,蠅類不再光顧,取而代之的是喜歡鑽入牛糞的甲蟲出沒。香港有超過二十多種的糞金龜,大多數都喜歡以牛糞作為他們的繁殖場所。較新鮮的牛糞能找到較多的成蟲,而比例上更以雌蟲為主,因為牠們喜歡選擇利用牛糞來營巢。而時日較久的牛糞會發現眾多的幼蟲,糞金龜和蛆蟲皆會同時存在。
當牛糞內部都變得乾硬,幼蟲亦大都完成覓食的階段,有不少會成為蟲蛹。而早前因幼蟲到處鑽挖而成的通道,漸漸又成為其他喜愛陰暗環境的生物居住,包括在自然裡扮演清道夫角色的蜚蠊、緬陰蟲和鼠婦等,緊隨牠們出沒的便有一些捕獵者如蠼螋和蜘蛛等。白蟻、千足和百足等都會在牛糞差不多最後的階段出現。
一舊牛糞在整個出現和分解的過程中,原來能為不同的生物提供棲息、覓食、繁殖、甚至滋養大地的角色。我們在探索牛糞小生境的時候,真的能發現自然界中的大世界,更能讓我們感受到自然的奧妙。古詩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想牛糞能演繹「牛糞不是大廢物,化作生境更多元」。
生物科教師
黃志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