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土地面積不變,人口又不斷增加, 城市要怎樣發展﹖垂直擴展就是其中一個方法,藉着興建大量的摩天大廈以垂直增加發展空間,更有效利用土地。
不同地方對摩天大廈(skyscraper)的定義不同,多視乎建築物對當地天際線的影響而定。一般而言,高超過150米的建築物被稱為摩天大廈(Ambrose, Harris and Stone, 2008)。全港首幢摩天大廈為1973 年落成的怡和大廈,高179米,曾經為全港及全亞洲最高的建築物。現時,香港共建有350座摩天大廈,而其中6座更高超過300米,成為全球擁有最多摩天大廈的城市(The 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2018)。香港亦因此成為一個國際聞名的垂直城市。
垂直城市以高密度興建高樓大廈,集中不同的土地用途。這樣既節省土地,亦有利發展大型公共運輸系統及「易行」環境,達致高效能城市(Lau and Zhang, 2015)。然而,有利自然有弊,密集而高聳的建築物阻擋天空視域,帶來擠迫的環境及狹窄的生活空間 ,妨礙空氣流通,降低地區風速。林立的混凝土建築物於日間吸收並儲存大量的熱能,有機會導致「熱島效應」,影響城市微氣候。
|
參考資料
The 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 (2018), “The skyscraper Center- Hong Kong China”, https://www.skyscrapercenter.com/city/hong-kong (last accessed on 5 Oct 2018).
Ambrose, G., Harris, P. and Stone, S. (2008). The Visual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 Switzerland: AVA Publishing SA.
Lau, S, Y. and Zhang, Q. (2015), “Genesis of a Vertical City in Hong Kong”, http://global.ctbuh.org/resources/papers/download/2356-genesis-of-a-vertical-city-in-hong-kong.pdf (last accessed on 5 Oct 2018).
地理科教師
劉淑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