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一個地方的植物便能反映當地的氣候及環璄特徵,而觀察世界各地的房屋特徵不但反映人類的文化與科技,更可了解到人類為了適應氣候而作出的決擇,其實往往受地理因素影響著。例如從房屋的設計、方位座向,甚至資源運用,均見地理因素左右其中。 |
|
常見的例子是在廣東及華南一帶。 該區以傳統的騎樓建築(見圖七—廣州)最為普遍,這是因為當地潮濕多雨,所以為了便利行人而有此設計。此特色建築在澳門、廣州及香港一些舊區仍然可見,詳細可重溫之前「騎樓建築」的文章。其他例子如生活於北非、亞拉伯半島及中東荒漠地區的貝都因人,逐水草而居是他們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以養駝、養羊、狩獵於荒漠過著遊牧生活。他們的居所是以羊毛和駱駝毛織成厚厚的帳篷,目的用來抵擋高溫,並可以隨時遷移。(見圖一—撒哈拉沙漠-突尼西亞,北非) |
|
至於部份傳統房屋的人們則喜歡就地取材,利用最方便的本地物料或配合地形建屋。例如位於北非突尼西亞的洞穴屋,人們配合地形挖洞成屋,住在洞內可避過夏日白天的炎熱、冬天的寒風,以至荒漠所刮起的風沙。現代人更將這些傳統房屋改裝為酒店及餐廳。(見圖二、圖三—Matmata 突尼西亞,北非) |
|
而一些熱帶氣候的地區,因雨林地方降雨量多、容易泛濫,所以他們興建房屋時同樣就地取材以木材蓋建,並多以高腳作支柱的離地方式興建。目的可防止水浸,也可防範動物及蛇入屋。(圖四—馬來西亞) |
|
另外,由於顏色的深淺影響著吸熱及散熱的程度,所以人們也將此特性應用於房屋上。例於地中海一帶,一些小鎮以白色為主色,目的是應對地中海一帶炎熱而乾燥的夏季氣候,從而為視覺以至感觀帶來清涼。(圖五 Sidi Bou Said突尼西亞,北非 )相反, 同是歐洲國家但位於寒帶的地方,因為有漫長黑夜的寒冬,縱使屋內有先進保暖設備,但仍然會採用一些傳統智慧。例如北歐有些小鎮的傳統房屋,其屋頂成三角傾斜設計,目的是為了排雪,另外也以深色為主色以助保溫。(圖六 Porvoo, 芬蘭) |
|
世界各地為適應當地環境,應用於房屋設計的例子繁多,以上只是本人曾遊歷的地方,簡略介紹部份例子,在此與大家分享。當下次大家到世界各地旅遊時,不妨多觀察房屋的特色是否因著地理的元素而建,相信更可為旅程曾添趣味。
|
地理科
鄧懋芳老師
參考資料:
1. http://www.bbc.co.uk/schools/whatisweather/weatherandpeople /housing/belfast.shtml
2. https://mymodernmet.com/different-types-of-houses-around-the-worl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