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我們常用的星座名稱如大熊座、獵戶座等,是源於西方星座,通常與希臘神話有關。但其實中國早在甲骨文時已開始有日食、月食的觀察紀錄。現時我們所知的星官名稱大約是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三垣、四象和二十八宿」。
四象二十八宿
西方將太陽在月球軌道的黃道帶分為黃道十二宮。而中國就將黃道帶分為四大區,以四個吉祥靈獸作命名,稱為「四象」,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再將每個象分為7個「宿」,稱為「二十八宿」。「宿」有停留、住宿的意思,古人視為是月亮每晚停留位置,方便用來紀錄。
東方蒼龍: 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 斗、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 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朱雀: 井、鬼、柳、星、張、翼、軫。
三垣
因為古人觀測天球的北半球時間比較多,所以把二十八宿中間的重要部份定為「三垣」,分別為紫微垣、太微垣及天市垣。紫微垣位於北天極附近,相等於拱極星,是天上的皇宮,由天帝居住的地方。太微垣是天上的朝廷,是天帝及大臣工作的地方。天市垣是天上的街市,是平民活動的地方。
中國星空所用的名稱,其實就是將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周邊的事和物放上天上而命名得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