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相信大家都多了留在家中用膳。自然地,大家亦應該多了機會到街市買菜。看著琳琅滿目的蔬菜水果、活魚鮮肉,大家有沒有想過這麼多食品是如何從農夫、漁夫處走到市場上的檔口零售給大家呢?
香港的食物供應大部分來自內地,而從世界各地進口的亦不少。現時,香港食品批發主要是由漁農自然護理署及其他非牟利機構如:魚類統營處、蔬菜統營處等負責。另外,還有部分私營的批發市場,包括大家熟悉的油麻地果欄。
由於這些批發市場涉及處理大量的食品存放、物流交收,選址上面積要廣闊、可達度要高,但市場所產生的噪音、衛生等問題亦會為社區帶來不便;因此,這些批發市場都有著獨特的區位條件。魚類統營處當然會臨近海邊(如:香港仔、筲箕灣、西貢等),蔬菜水果等鮮活食品批發市場則安置在市區內較邊陲的位置(如:長沙灣、港島西區等)以免對周遭社區造成滋擾。以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為例,坐落於欽洲街西瀕海的批發市場面積達10公頃,興建時,四周皆為新填海用地。
|
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的淡水魚市場有37個舖位、蔬菜市場有240個舖位、蛋品市場有46個舖位。根據漁護署網頁上最新的資料:2019年淡水魚、蔬菜及蛋品的市場批發銷量分別達8億8,000萬、16億4,200萬及6億4,200萬港元。(註1)
又以本年9月1日為例,由政府批發市場供應的淡水魚達2,391擔,連同魚類統營處的鹹水魚1,857擔,當日共供應了4,248擔活魚。蔬菜統營處及政府批發市場當日亦分別供應了3,749擔及12,100擔蔬菜;而雞蛋方面,單就長沙灣及西區副食品市場當日就提供了444萬隻,約佔市場供應的四成九。(註2)可見這些批發市場肩負著食品批發的重要角色。
不過,隨著都市發展,昔日理想的選址位置未必能夠配合現今的發展需要。因此,多個政府的批發市場都面對著搬遷重置或土地利用衝突的局面。
這個議題,下次再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