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還是酷熱難耐,前幾天刮了一場風,下了幾陣雨,感覺清爽涼快,不經不覺,已是立秋了!
立秋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代表秋季開始,在每年8月7、8或9日,當太陽位於黃經135度之時。立秋意味暑去涼來,只是我們身處南方,感覺不明顯。
農諺有謂: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齊揪;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今秋蝗蟲產下卵,來年夏季出蝗蝻;可見生物與秋的關係。
考究秋字起源,也頗有趣味。在甲骨文中,秋的寫法很多(附圖),根據《甲骨文字典》解釋,唐蘭認為象龜屬之動物,借為春秋之秋;後來更有龜旁加上禾字,成為「龝」字。但亦有人認為甲骨文中的“秋”字,並不是"龜",因為多了一對觸角,而甲骨文中的“龜”字都沒有觸角;甲骨文中的"秋"字實為“蛬”(後為蛩)之初文,即蟋蟀的象形,本義也是蟋蟀,被用為“秋”是借音,或因為蟋蟀以秋鳴之故,“八月蟋蟀入我床下”,所謂“秋蛩”、“寒蛩”也。後來篆文又有蟋蟀形下加“火”的寫法(附圖),或蟋蟀形旁加“火”加“禾”的寫法,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之後蟋蟀形被省,剩下“火”、“禾”二字,今天通用寫法為秋,但亦被寫成秌。有一種篆文寫法將,“火” “禾”相連,象禾穗成實可收之形。
秋天不只蟋蟀鳴叫,穀物成熟收割,人亦懷時感物,於是草草幾句:
紅葉滿地方知秋
往事如煙可曾留
流霞成彩蔽千愁
昂首笑傲看雲浮
饒 戈 (生物科教師)
己丑年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