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地方的天氣和氣候影響著當地人的生活。例如香港近月的天氣就變化不定:早些日子還連場大雨,雷暴頻生;這個星期卻烈日當空,炎熱翳焗。部分香港人或會覺得難以適應。
地理學上,天氣大致上是指「天」空上大「氣」層短時間的狀態變化,如下雨、刮風、酷熱。它與氣候有別。氣候是指一個地區長時間的天氣平均狀態,如四季的差異。
中國以農立國,從文化傳統而言,「氣候」有著另一重特別的意義。農作物的生產,需按時翻土、播種、插苗、灌溉、收割。每個過程都要適時配合天氣狀況,才能確保收成豐饒。因此,早在二千多年前,古人就對天象作出仔細的觀測和記錄。日間用圭表來測日影,晚間則觀北斗星斗柄指向;從而發現天象的變化規律,定出十五日為一「節」,一歲共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冬至」、「小寒」、「大寒」等等,我們都耳熟能詳。每一個節氣均與農耕的過程相關,提醒著農民當作的工序。
氣候的變化同時亦影響著萬物的繁衍生息。因此,古人亦以五日為一「候」,即三候為一「氣」(節氣),六氣為一「時」,四時為一「歲」。如此,一歲分二十四「節氣」,又共七十二「候應」(或稱「物候」)。「候應」除了是「節氣」細分的單位外,亦附以鳥、獸、草、木和天氣變化等相應意義。例如:「立春」節氣共分「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陟負冰」等三候;「雨水」節氣則分「獺祭魚」、「候雁北」、「草木萌動」等三候。
由此可見,「氣候」一詞,在中國文化上,與節「氣」和「候」應有密切的相關。雖然節氣是根據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而確立,對於不同的經緯地區、不同的高度位置,都有著一定的偏差,但以香港為例,又似乎相差不遠,應用上有著參考價值。本年6月22日為「夏至」,7月7日為「小暑」,7月23日為「大暑」,各位不妨留意當日的天氣狀況,看看是否與節氣相乎?
地理科老師
盧炳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