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一年365天都能欣賞的自然朋友,早前幾篇〈植物很好看〉已經為大家介紹了任何日子都能欣賞植物的地方。花與果,在植物的生命裡肩負著傳宗接代的任務;為求達到目的,它們的結構變化多端,非三言兩語能解釋清楚,有興趣的朋友請參閱文末的參考資料。 這一篇,讓我們嘗試從另一角度看。
植物的花,尤其是鮮艷奪目的花,總會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 每年春天多少人會特意去日本賞櫻花,即使是本地的花也會成為被爭相拍攝的對象,甚至成為新聞資訊的一部份。開花後隨之而來的果實,未必種種都賞心悅目,卻有不少與人類「互動」的機會:木棉飛絮引來鼻敏感人士投訴而招致殺身之禍;石栗因果實太硬樹又太高,結果怕它會「傷害」途人而遭人圍封……
有時候,若果人類願意放下一點「自我中心」,由觀察自然開始,或許會有另一番體會: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大自然的美隨時間變化而生。兒時的科學科教導植物在春夏秋冬各有其階段:春天發芽,夏天開花,秋天結果,冬天落葉;生命周期循環不息。 每當看到花開四處,就知春天來了。花朵的色彩固然吸引,不同植物又有其自己獨特的「時間表」。不同時間開花結果,觀其顏色的變化亦讓人知道時間的流逝。
即使不到野外觀賞,別忘記我們的食物中有很大部份來自植物各部份。不同季節去街巿,會知道荔枝龍眼西瓜榴槤是夏天的果實朋友,要找好吃的葉菜類的就要等冬天。其實大部份作物有其「當造」的季節,只是人類總想操控自然,如夏天要吃菜心,然後逼使自然順應人意。結果,環境付出更多,卻得不到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