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8日晚八時半至九時半的一個小時裡,香港大約有1800座大廈、600間機構關掉它們外牆和室內的照明或裝飾燈光,就連政府每晚在維港兩岸上演的「幻彩耀香江」亦被取消,為的是參與「地球一小時2009」熄燈活動,以實質行動去支持這個全球80多個國家、近4000個城市都參加的環保盛事。
是次活動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07年在澳洲悉尼首次舉行,旨在引起公眾關注氣候變化問題。兩年來,參加活動的國家和城市不斷增加,顯示出全球開始醒覺及關注環境質素和氣候轉變的問題。雖然香港今年才參與活動,但無論是政府、商業財團、社會傳媒、教育界等,都對是次活動大力宣傳並身體力行。活動次日的各大報章上,刊登了活動前後香港主要商廈關燈的照片,足見香港市民於環境保護這議題上,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當晚香港由於被大霧濃罩,我在家裡無法拍攝得維港對岸的關燈情況。於是特意走到樓下商場平台,嘗試拍下屋苑大廈於活動前後的照片,以見證是次活動的壯觀景像。可惜的是,照片內看到參與活動的住戶數目並不太多。
「全球暖化、環境保護、持續發展」,以往一直都是環境關注團體宣揚的項目。經過多年的刻苦經營,全球對這議題仍是要理不理;直至近年氣候出現明顯變化、各處災害頻現,大家終於都感到切身之痛,亦願意積極尋找這議題的對應方法。
或許仍有人會覺得我們只是關燈一小時,又或在日常生活上實行各樣的節約能源習慣,對環境質素所能作出的改善只是微不足道;更甚的是自己即使願意奉行,或許也抵銷不了他人隨意浪費消耗的能源,到頭來是徒勞無功。既然如此,參與環保活動,似是於事無補。
真的,328的關燈行動,能為香港或全球節省的能源確實不多。但正如舉辦是次活動的機構所言,活動目的旨在引起大家對這議題的關注。
個人認為,環保概念從來都是教育意義大於實際資源得益,是意識形態的確立多於即時環境的改善,是價值觀的建構重於口說宣傳式的空談。
當然,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願意付上努力,這概念的實現是不容置疑的。又或,只有——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積極參與,美好的環境才會出現在我們或我們下一代的面前。
您,願意踏出這一步嗎?
地理科老師
盧炳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