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發光和生物熒光 Bioluminescence and Biofluorescence
二零一九年四月 第三星期
在漆黑的樹林或深海中,無論是生物發光或熒光都十分奪目,令人印象深刻。已知道能自身發光的生物品種數以萬計,涉及廣泛的分類 - 藻類、真菌、細菌、水母、海星、線蟲、螺、千足、昆蟲、甲殼動物、魚類等等。已知的發光目的主要包括兩性溝通、作為警戒訊號和誘捕獵物。在不同生物上,生物發光的形態變化多端,但化學原理基本一致,都是氧氣混合螢光素,得到螢光素酶的催化,螢光素被氧化,同時釋放光能。
生物熒光是截然不同的現象,生物在身上具有熒光物質,熒光物質不能自然發光,只會在高能量光(例如紫外光)照射下,吸收能量之後釋放出較低能量的光 (橙光、黃光、綠光等)。已知具備生物熒光的生物亦不少,功能也主要是用作警戒訊號、誘捕獵物、減光、模擬等等。
只有極少數的生物會同時具備自身發光和生物熒光;2017年在香港被發現的特有新種 - 鄭凱甄怪眼螢,是其中之一,但原因為何,目前仍未有頭緒,還需要深入研究。
饒戈 生物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