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香港市民來說,觀塘是一個繁榮的工業地區。
位處九龍半島東部的觀塘,是香港六十年代發展的衛星城市之一。(當時發展的另一個衛星城市是荃灣。)其時政府是銳意將觀塘發展成工業位置及低收入住宅區,目的是幫助香港經濟發展的同時,亦能解決由內地大量湧入香港的移民住屋問題。因此,觀塘臨海位置全是工業用地,面積廣闊;毗鄰則是徙置區及公共屋村林立;而商業區(裕民坊)則與兩區接壤,為區內市民提供主要的交通及購物功能。
七十年代,香港的工業發展集中輕工業活動。所以,搬進觀塘工業區內的全是小規範的工廠,以製衣、塑膠、電子業等為主;而工人亦大多居住於區內,藉此可以省卻了大量的交通費用。這樣的都市規劃符合了地理學中城市發展模式的概念。不過,當時的規劃概念始終未及現時的完備——厭惡的工業環境與高密度的住宅位置只是一街之隔(觀塘道),空氣、噪音污染和其他民生問題的出現是在所難免。再經過四、五十年的發展,人口的遞升、居民社經地位的改善、公共設施的不足,以及香港經濟由工業轉型至金融發展等,都促使區內面對重建的需要。
2007-2009 年間,市區重建局正式敲定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的藍圖:預計十二年的重建計劃,可以為佔地5.35公頃的市中心提供約40萬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涵蓋商業、 住宅、社區及公眾休憩用地的需要。雖然現時的工業區並沒有涉及在重建計劃之內,但因著經濟發展的轉變,區內也起著相應的調整。隨著製造業剩餘無幾,部份工廠大廈不是空置,就是成為傢俬、成衣的特賣場,又或被劇社、音樂及藝術創作人作為表演場地及工作室之用;而亦有部份工廠大廈被地產商收購重建成為新型商業大廈,以較低廉的租金吸引著大規模企業的辦公室進駐區內,這更儼然成為區內的主要發展趨勢——昔日的工業區已漸漸褪色,取而代之的是九龍東的經濟火車頭: 中環商業中心區以外的觀塘商貿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