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到十月。秋意亦漸漸濃。
香 港夏季往往是熱帶氣旋肆橫的季節,但今年卻只有寥寥幾個氣旋吹襲:「康森」、「燦都」、「獅子山」和「凡亞比」。「獅子山」是我們熟悉的山峰名稱,但其他 的氣旋名字卻十分陌生。原來「康森」是越南海紅省內一個風景區的名稱;「燦都」卻是柬埔寨一種花卉的名字;而「凡亞比」就是米克羅尼西亞對環狀珊瑚島的稱 謂。
世 界各地熱帶氣旋的命名系統各有不同,由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sation, WMO)或各區負責預測熱帶氣旋的機構制訂。例如:大西洋地區熱帶氣旋的名稱均取自人名。每年命名表內提供21個名字,按字母次序排列;組織共制訂了六年 的命名表,循環使用。命名表最初只有女性名字,到1979年才加入男性名稱。而香港的熱帶氣旋名稱,則屬於西北太平洋的命名系統。
西 北太平洋的命名系統早年都仿效大西洋地區的命名系統,以女性名字命名。如於1962年吹襲香港的「溫黛」、1964年的「露比」等。後來亦加入男性名字輪 流命名(如:1999年的「約克」)。不過,由於這些命名皆取自西方名字,對於東南亞國家而言,欠缺了地區的文化特色和親切感。因此,由2000年開始, 西太平洋區轉用一套由14個地區(柬埔寨、中國、北韓、香港、日本、老撾、澳門、馬來西亞、米克羅尼西亞、菲律賓、南韓、泰國、美國及越南),每區提供 10個命名,共140個名稱的新命名系統。此系統不單更具各地區的民族特色,亦能反映氣旋活躍的範圍,並且再不限於以人名命名,當中包括:植物(蓮花)、 動物(浣熊)、星座(圓規)、食物(貝碧嘉)、神話人物(電母)、氣象(彩虹)、地名(啟德)、形容詞(海貝思)等,生趣盎然。
看官如有興趣知道下年第一個吹襲香港的熱帶氣旋可能是甚麼名字,或這些命名的實際意義,不妨到香港天文台的網站瀏覽。
認識熱帶氣旋多些,或許以後我們對氣旋的吹襲可以多一分的情趣。
地理科
盧炳洪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