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香港的農業有否發展「有機」耕作?
在2000年,隨著各國對健康飲食和環境保育的關注,香港政府推行了一個「有機耕作轉型計劃」,制訂了「有機作物生產守則」,希望幫助本地農業發展和增加收益,提高本地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保障。現時,約有60個農場參與此計劃,按照守則生產「有機農作物」。
「有機」耕作能否改善傳統農民的收入問題 ?
週週末我到一個位於吳家村的注冊認證「有機」農田造訪 。農民卿姐原是一個傳統農民,習慣採用大量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讓作物豐收和避免蟲害。後來希望增加收入,維持糊口,在7年前參與「有機耕作轉型計劃」,她大膽把農田全面改革,採用輪種間種、有機肥料(花生麩和骨粉)、堆肥和天然農葯等方法,著重泥土保育及自然協調去提高產量和對抗病蟲害。
卿姐表示,「有機」耕作的確有效讓農地泥土、作物質素的確變好,甚至卿姐自己的健康也有很大的改善,因為沒有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化學農藥。但這方法比傳統依賴化學物的耕作辛苦得多了。最令她煩惱的是蟲害,雖然輪耕可減輕蟲患,但也不能杜絕,她要用盡千方百計,如人手捕捉、使用捕蟲器、黃黏紙、套瓜法等,所以耕作工夫比以前多很多,要花長時間悉心打理。
加上收入問題,雖然「有機蔬菜」在市面上這麼昂貴,但「有機」農民的收入實質沒有改善。其實農夫要負擔沉重的地租和經營成本,但因收成不穩定,銷售要經菜市場轉售,當中的收菜價格又低,只有在「有機」農墟,農民才有機會直接銷售自己的農作物,所以有面對收支不平衡的困難 。
總結而言,其實香港有很多農夫為求生活,努力不懈變新,希望藉「有機耕作」為市民提供有質素和健康的農產品。所有的收成,也是他們辛苦耕作,灑盡汗水生產的。故希望各位切勿浪費食物,支持本地農產品,到「有機」農墟或農地直接向農民購買本地「有機」蔬菜。
「有機」農墟資料:位於大埔和灣仔,逢星期日開放
詳程可到香港有機農業協會網站: http://www.hofa.org.hk/tc_chi/cindex.html
常識及通識科教師
鄭桂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