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1842年開埠,受英國殖民統治至1997年,中間經歷多年的變遷,城市形貌亦隨不同時期有所改變。從建築上,亦可看到香港有多樣混合的建築特色與風格,構成香港多彩多姿的城市形貌。其中影響六十年代成長的香港人最深的,莫過於早年的公共房屋,它成為不少香港人的安樂窩。相信大家對這類建築的印象並不陌生,但它們的出現,是深受1950年代德國包浩斯設計學院(Bauhaus School of Design)所教授,屬於早期現代的建築風格模式的影響。但當時的建築風格,深受戰後的經濟及社會環境的需要所影響。歐洲各國經歷二次大戰後,造成嚴重的破壞,各國政府進行城市重建,為人民建立家園,讓生活進入正常軌道是首要的任務。正因這樣的需要,當時包浩斯設計學院所教授的建築設計,主張實用簡樸,線條簡約,以直線和橫線的構圖為主導,不講求裝飾,並能大規模興建,快速重建城市。其理念亦源自共產主義,建築以服務勞苦大眾為原則。當時戰後的歐洲建築師,多受此學院的影響,並引用於世界各地的建築。
而此風格,亦見於香港 1950至1960年代興建的樓宇。這是由於香港建築師多受歐美教育,因此亦為香港帶來這類建築的特色。當中最廣泛並為大家熟悉的,是香港第一代的公共房屋及工廠大廈。(見圖一:石硤尾的公共房屋,現已活化為青年旅舍。)另外私人住宅屋院亦受此影響,例如佐敦的八文樓(見圖二), 體現高度密集的活動空間,外型簡樸,亦符合建築商的要求。此外,政府的公用建設也可以看到該類風格,其中位於中環的香港大會堂,明顯的以直線和橫線的構圖為主導,並有高座及低座的設計,這便是該類建築的一大特色。再看多一例,中環街市(見圖三及圖四),它的外牆雖然近年被美化,但最原先的它便能體現該類風格的特點。
儘管這些並非華麗、外型獨特的設計,甚至讓人覺得沉悶,沒有什麼裝飾及美學可言,但它們始終紀錄了我們城市某時期的建築歷史,並塑造了我們城市的形貌。香港的建築可說是中西合壁,共冶一爐。修讀地理的同學,不妨多探究我們的城市建築,絕對能找到不同的樂趣。
在此特別鳴謝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李浩然博士,於2015年3月23日的 《認識香港殖民地時期建築》講座,啓發本人以此為題,向各位淺談香港的殖民地建築。
地理科老師 鄧懋芳
參考資料:
(1)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李浩然博士,2015年3月23日的 《認識香港殖民地時期建築》講座
(2)http://en.wikipedia.org/wiki/Bauha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