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宗去年暑假的新聞:
「2012年7月23日,強颱風韋森特吹襲香港,十號風球下 一首貨櫃船於香港南面水域停泊,有7個貨櫃墮海,當中六個載有聚丙烯膠粒, 部份貨櫃被海浪擊毁令膠粒流入大海,並隨水流散佈於香港南部水域及岸灘,造成廣泛環境及生態污染。」
不曉得大家是否記得,去年暑假的海灘人頭湧湧,除了享受陽光與海灘,更多是自發組織去海灘「執膠」的朋友。 |
|
2012年8月底,大嶼山芝蔴灣半島某個沙灘。 |
|
去年8月份, 貨櫃墮海一個月後,筆者與友人去了其中一個「災區」—— 大嶼山芝麻灣幫忙。4位朋友,2小時工作,收集了接近5公升重量的膠粒。
半年過去,今年二月初行山時,發現屬於香港東部水域的西貢西灣(大浪四灣其中一灣) 仍有不少膠粒!於是2位朋友,2小時工作,初步隔離出1.5公升容量的膠粒連砂石,及後隔離出來的純膠粒仍超過600毫升容量。 |
|
2013年2月初,西貢西灣 |
|
|
圖左:2012年8月中收集的5公升膠粒
圖右:2013年2月初收集,超過600毫升膠粒 |
|
最初覺得,從沙灘隔離出來的膠粒,混有大量沙石垃圾,送去回收不太妥當,便選擇取部份回家,將它們洗淨,看看能否做一些upcycling (升級循環再造,即製造其他有用的物件,而非將它們變回原材料)。只是當膠粒洗淨後,感覺半年後的膠粒,顆粒較小,顏色較最初的暗啞,而且膠粒本身的中間的凹陷結構不再明顯。 |
|
圖左:膠災後一個月的膠粒,整體色澤較白及通透
圖右:膠災後約半年的膠粒,整體色澤較黃及暗啞 |
|
仔細觀察: |
|
圖左:膠粒大小及形狀大致均等, 如紅血球的雙凹盤狀 (biconcave disc)。
圖右:膠粒大小及形狀不一;部分如吸收了其他物質,有不同顏色;另外亦有一些黏度很高的黑褐色物質依附表面。 |
|
原來重量上亦有分別。每個膠粒樣本隨機抽取200粒,每100粒量度一次重量,以及200粒一起量度重量,得出以下結果: |
|
樣本 \ 重量(克) |
首100粒 |
次100粒 |
200粒合共 |
每粒平均 (x 10-3) |
膠災後一個月 |
2.891 |
2.866 |
5.757 |
28.79 |
膠災後約半年 |
2.270 |
2.252 |
4.522 |
22.61 |
|
|
膠粒重量損失百分比:
(5.757g – 4.522g) / 5.757g x 100% = 21.5%
這五份之一塑膠去了哪裡?從災後約半年的樣本觀察,膠粒經過半年的海浪與沙石磨擦,還有海洋中漂浮時受太陽光光解成為碎屑,已落入沙灘及海洋中。即是說那6個貨櫃中, 未被打撈到的膠粒,已有最少1/5 完全進入環境,成為不可見的塑膠微粒,可被沙灘及海洋中的濾食性動物攝入,進入食物鏈並累積。
當日發生膠災後,已有生態學專家警告,膠粒對環境的禍害是長時間的,而且自然環境本身並無能力「自行解決」這些人造塑膠,令它們消失,只會隨時間變成更小的顆粒,融入自然環境中。而且這些膠粒有能力吸收環境中的有害物質,或是令這些有害物質依附在膠粒上,日子越久毒性越強,當海洋及海岸生物有意無意吃下膠粒,變相同時攝入這些有害物質,進一步危害生物。
從災後半年的膠粒狀況來看,當日這些「警告」並非危言聳聽,而是根據科學知識的分析。
知道這些「事實」,或許令人難過。然而在淨化膠粒過程中,除了見識到垃圾的多元種類,還認識了一班沙灘的「朋友」: |
|
雖然只是海岸生物死後留下的殼,然而仔細觀察,其實很精彩: |
|
|
圖示 |
第一行 |
第二行 |
第三行 |
第四行 |
第一列 |
濱螺 |
各種雙貝類 |
滕壼 |
/ |
第二列 |
濱螺及 單齒螺 |
帽貝 |
疣荔枝螺 |
第三列 |
蜑螺 |
未能分別種類 |
(用黑白兩色的背景,方便觀察不同顏色的殼) |
|
|
同一種類但不同花紋的鐘螺 |
|
雖然每種生物都會生老病死,然而可以想像,這麼多不足1cm 闊度的殼,代表這些海岸朋友在年幼時已經死去。或許當中有部份可以長得大一點,活得久一點。
沙灘岩岸本來是牠們的家,自從社會發展製造越來越多垃圾,牠們的家便被「人類文明」污染,不再像樣。本篇文首的相片中的「膠」字,就是由篩走膠粒時撿得的垃圾砌成,當中佔最大比例的物料就是塑膠,而且很多已是碎屑狀。
有人說去年的「膠災」是惡劣天氣造成,有人說貨櫃船公司、膠粒生產商、甚至政府要就今次事件負責。然而請反思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多少塑膠產品,甚至即棄產品。沒有需求,就沒有供應,現今香港以至全球的海洋充滿各式各樣由垃圾光解來而的塑料殘屑,我們每一個人都逃避不了這份責任。
當去年暑假後大家各自回歸自己的生活,一年後的暑假再臨,邀請大家,與親朋戚友一起享受陽光與海灘時,替這些大自然朋友的家打掃一下,幫忙將不屬於那裡的東西(不限於膠粒)帶走。願意再進一步的,就是減少使用塑膠及即棄產品,從源頭減廢,不單減輕香港垃圾堆填區的壓力,也讓我們與這些「香港原居民」能夠共同享受美好的自然環境。 |
|
|
|
生物科
林慧琪 老師 |
|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 ﹣香港膠災
http://zh.wikipedia.org/wiki/香港膠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