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香港居住生活——或說得準確些:我們在地球上居住生活,但是我們對這片地面卻不見得有很多和很深的認識和瞭解。要研究這片地面,可以從不同方向著手。地質,是其中之一。
地質學的英文 Geology 源自希臘文。Geo 代表地球,Logos 代表理法、科學。地質學簡意就是研究地球的科學。實質上,地質學是一門有系統地研究地球的組成物質、地球上所發生的各種不同地質作用、所造成的各類環境和地球演變的歷史的科學。
最近,土力工程處成立30周年。處方參考了部門內的香港地質調查組多年來研究香港野外地質的資料,出版「香港地質考察指引」一書,供市民參考使用。此書是自政府於1986及1991年,由當時的市政局印製出版的「香港岩石」和「香港礦物」兩本有關地質資料的書籍之外的第三本相關書籍。
「香港岩石」和「香港礦物」兩書的資料和圖片雖然十分豐富吸引,但由於內容偏向艱澀、描述過於簡練,對於資深的地理人來說,自當心領神會。可是對於學生、甚或一般市民來看,就有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更重要的是,這兩本書已經不再加版印刷了。
「香港地質考察指引」一書,主要按岩石的類別分章,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全港24處具有特色的地質地貌景點。由沉積岩、變質沉積岩、火山岩、侵入岩,至最後介紹風化作用、第四紀河流階地及鐵礦山等。每章資料不單詳盡,輔以大量清晰圖片,而且更提供交通路線、觀察指引及評述部份,讓讀者易於明白之餘,亦令看官心泛親臨一睹遊歷之意。
如第一章所介紹位於赤門海峽北岸的「黃竹角咀組」岩石,是香港目前發現含有化石證據的最古老沉積地層,形成於泥盆紀地質時代。書內提示觀察時應先注意沉積物的成份及粒度變化,繼而分析岩層的正常層序如何展佈、注意岩石序列的變化,再而觀察層理構造、不同岩石的風化特徵,最後,若有興趣尋找化石,可嘗試在岩層中仔細觀察,按層理方向逐層剝開搜尋。讀者若攜此書實地考察,定必興致盎然,獲益良多。
值得一提的是書末第24章有關「香港的工業鐵礦山」及參考資料「馬鞍山礦區的地質與礦山開採簡介」,鉅細無遺地敍述馬鞍山鐵礦工業的發展和特色,資料非常豐富。
過往,同學若要認識地質知識,多從學校的地理科裡學習而得。不過,現時中四及中五會考地理科課程指引內,談及地質或香港地質的部份委實不多。如對這課題有興趣探究的話,坊間可找到的資料則較為零碎及欠缺系統性。「香港地質考察指引」,正正為學生及一般市民對香港地質資料補上了這塊遺缺的拼圖。誠然如書序所指:「本書不僅可以作為地質工作者野外實地考察的指引,也可以為學生及熱愛野外遠足人士提供普及的地質科學教材。」
地理科老師
盧炳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