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現象」在生物學上的簡單定義為:「一種生物從另一種生物的身體獲取營養,前者稱寄生物,後者稱寄主或宿主。」過程中,寄生物獲益,而寄主利益受損,但重點是寄生物必須在寄主身上直接獲取營養。薇甘菊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獲得更多陽光,同時減弱了被攀附的植物所接收的陽光,雖然薇甘菊獲益,被攀附的植物利益受損,但這並非寄生關係。有別於捕食,寄生物不會殺死寄主(或至少不會短時間內殺死),而且寄生物的體型通常小於寄主。
教科書常用的寄生現象例子是寄生於人類肝臟的肝片吸蟲和寄生於人類腸臟的絛蟲,這些例子或令人望而生畏,亦難有機會親眼看見。然而,只要我們細察身邊的自然環境,就會發覺原來寄生關係無處不在,而且並非想像中難見,甚至在學校花園、有機農田或市區公園亦可以找到不少,特別是在植物上出現的寄生現象。最好的例子是在各大小花園常栽種的杜鵑花的葉,常常會被杜鵑冠網蝽大量寄生,植株感染率超過百份之九十;要找到杜鵑冠網蝽其實並不困難 —— 先找表面密布小黃點的樹葉,將其反轉,仔細觀察葉底,很快就可以找到。另外,亦可留意樹葉上那些俗稱「鬼畫符」的銀白色痕迹,那些其實是細小的潛葉蠅幼蟲寄生於葉肉組織內而引起的,還有就是常常釘咬我們、使我們非常痕癢的吸血蚊和吸血蠓。
寄生現象是十分多樣化的,寄生物可以寄生於寄主的身體內(例如癭蚊幼蟲)或身體外(例如蚜蟲);可以是長時間的(例如無根藤寄生其他植物),亦可以是短暫的(例如水蛭吸人血);可以是專化的(杜鵑冠網蝽只寄生杜鵑),亦可以是非專化的(莬絲子可寄生多種草本植物)。寄生物也不一定是蟲,亦可以是其他各類生物,包括植物。寄生現象不一定是可怕的,客觀而言,只是複雜生態系統中必然存在的一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