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地質公園,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升級為世界級的地質公園,正命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相信未來會吸引更多的中外遊客到訪,但當各位到訪香港地質公園或郊野時,請記謹遵守遊覽香港地質景點守則, 這不但可以保障個人的安全,亦可減少對岩石及環境的干擾和破壞。香港的地質旅遊漸漸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生態旅遊的活動,而香港雖然只是一個彈丸之地,但生態資源豐富,為旅遊帶來潛在的發展空間。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亦理解生態旅遊可能為環境/生物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也編寫了因應不同的生物類別,而制定的觀察守則,詳情可以參考香港生物多樣性網頁。除了政府以外,有一些專業的團體,也為他們關注的生物訂定觀賞守則,如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出版了香港觀豚的指引、香港觀鳥會有觀鳥及鳥類攝影守則,這兩類守則在世界各地都有相類似的案例。而在香港積極推動生態旅遊的商業機構旅行家更推行嚴格的生態旅遊守則,讓導賞員和參加者能起示範作用,他們的守則可能要比世界各地的還要嚴謹,例如:「不打擾動物及其棲息地,不破壞植物,不接觸花鳥蟲魚等生物。」,這個最高標準的定立很可能跟香港情況特殊有關,例如:晚上在大埔滘進行螢火蟲觀賞,可能同時有兩至三隊人,每隊最少二十人,在同一個細小的流水位置,尋找幾點的螢火,若每人都可以觸摸該螢火蟲的幼蟲,那對於該蟲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干擾。香港的地方細小,參與的人口密度極高,且絕大部分地區(除了米埔自然護理區外)基本都沒有限制到訪人數,因此,參與生態旅遊的人士為野生生物所帶來的干擾是不容低估的,故此以最嚴謹的守則似乎利多於弊,但會否為生態旅遊留下少少的缺失呢?
親手接觸生物如昆蟲若不會對那種生物帶來不可承受的影響,我們可以讓參加者接觸嗎?我嘗試在澳洲、北美洲生態旅遊發展成熟的國家網頁找尋有關與野生動物接觸的守則,他們都集中於大型的動物如哺乳類動物,基本上沒有任何條文禁止與昆蟲甚至兩棲爬行動物的接觸,而香港昆蟲學會亦只有採集昆蟲的守則, 因此,若不是刻意用力傷害昆蟲,輕輕的接觸不會為他們帶來負面影響。有一回參加了本地農地生態夜行,那裡有很多的馬陸,導賞員特意要小朋友打開手掌,把一條馬陸放到他們的掌心,讓他們感受馬陸那「千足」是如何行走的,初時沒有人多願意一試,但當有一個小手試過後,他們便爭著要試。我想在城市長大的小孩,他們對這些平日少見的生物已有一種恐懼感,若不是透過這零距離的接觸,打破城市與自然的隔膜,這樣,即使完成整個的夜行,他們仍會對自然有不明的恐懼感。
其實,生態旅遊著重參加者的體驗,以及與環境的互動,過於嚴謹的守則有可能會減低為參加者所帶來的成效,如何取得平衡實在不易,這實在有賴帶領者的經驗和參加者的素質。但生態旅遊守則有一個大原則,就是「甚麼都不帶走,只帶走回憶;甚麼都不留下,只留下足印。」,海洋生態旅遊的版本則為「拍照以外無他圖,獨留漣漪蕩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