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因防疫的原因,戴口罩已經是常態。口罩的組成物料相信大家已經耳熟能詳,口罩大概分三層:最外層是防水層,主要是防止別人的飛沫依附著;中間層是過濾層,主要是過濾空氣中的細菌;最內層是吸水層,主要是吸收自己的飛沫,防止自己傳播病毒。口罩的主要物料除了不織布外,外層主要便是塑膠料——聚丙烯(Polypropylene);中層即是熔噴布,是由聚丙烯、聚乙烯、聚酯…等的膠粒熔化成極幼細絲狀而製成的布狀物料;內層也是塑料、棉或紙的複合纖維不織布。這些都是無法自然分解的塑膠,所謂分解也只能成為大家肉眼看不見的微塑膠(大約0.1微米與5毫米之間的塑膠混合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的產品當中,微塑膠隨處可見,這些微塑粒進入海洋後更成為海洋污染物,詳情可參看本週特寫——《海洋中的微塑膠》。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2003_1.html
小於5毫米的微塑粒進入海洋後並不會分解,它們的命運可能繼續留在海洋,又可能給海洋生物包括極細少的浮游生物食了因而進入食物鏈。你可能僥倖地以為不吃海產便莫不關心,但原來這些微塑粒已在我們日常的食鹽中存在了。根據2020年4月消費者委員會的報告指出,在香港的超市等地方買來的39個食鹽樣本中,於其中4款海鹽驗出多種微塑膠。以香港人每日人均食用10克鹽來推算(世衛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5克鹽以下),每人一年可攝入超過2000粒微塑膠。另外,較早前亦有奧地利科學家發現,人類的糞便有微塑膠顆粒。研究人員推斷全地球有多達一半人口的排泄物含有微塑膠顆粒。
微塑膠對人體的害處還是未知之數,但它能帶有不同的毒素,這些毒素進入人體後可能干擾內分泌、影響免疫力、有損生殖能力或致癌。
很難想像我們每年也會把1100萬噸的塑膠料流入海洋當中。有研究指出,如果我們不改變壞習慣,到了2040年海洋便可累積了6億噸塑膠垃圾,這相當於300萬隻藍鯨的重量。少用塑膠,由今日開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