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有計劃以生物防治概念,利用釋放7.5億隻基因改造蚊,以期望減少可傳播登革熱或寨卡病等疾病的蚊。本文嘗試從遺傳學及生態學的角度,分析此方法的成效及潛在危機。
蚊本身是適應力非常好的生物,基本上全球大部份地區均有其蹤影。由於一些品種的蚊會吸血及傳染疾病,多年來各國均會進行滅蚊運動,但成效並不顯著。 加上氣候變化,全球温度上升,令蚊患問題更趨嚴峻。尋找解決蚊患的方法是全球刻不容緩的問題,從多角度進行科學研究是很重要的。然而就算在實驗室做了有效的實證,在真實環境中實踐也要非常小心,特別涉及基改生物野放的問題則更要小心。以往人類發現青黴素,就以為可對抗由微生物引起的大部份疾病。奈何微生物突變,令今天出現更多抗藥性病原體,疾病當然不能消失。另一失敗例子便是化學殺蟲劑,除了不能有效地殺滅害蟲,更令其他生物及生態環境受污染,人類最後身受其害。回到生物防治的話題,香港也曾引入一些外來物種——食蚊魚去控制蚊患,結果又是成效不彰,而且破壞香港溪流生態系統。
本人相信此計劃的研究人員,能在實驗室內充份掌握那些基因改造蚊的生理及多代的遺傳變化,但在實驗室的環境基本上不能模擬大自然的各項物理及生物因素,更不可能有四季的環境因素變化。加上蚊的生命週期很短,蚊在野外每次繁殖也有機會出現基因的變異,這些輕微變異經多代後,可能會演化一些新種基改蚊。再者基改蚊有機會同其他野生蚊意外雜交,成功產生可繁衍的後代。這些變異加上大自然環境的不同,基因改造蚊也有機會變成一些新型病原體的載體(Carrier),又或成為超級基因改造蚊,對大自然及人類影響可能更大。在人類過往的歷史,我們嘗試改變自然,基本上可能短期內有一些果效,但生態系統的複雜性及各項因素相互影響,在多年後往往會得出一些不能預測的後果。
另一方面,地球所有生靈在大自然中也有其角色,我們很喜歡將對人類不利的生物稱之為害蟲,但其實蚊的幼蟲是很多水生生物的食物,成蟲也是很多昆蟲、 鳥類及兩爬生物賴以為生的食物。如果野外蚊種群(Population)大量減少甚至滅絕,將會對整個生態系統平衡造成很大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