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洋紫荊花盛開的時候,讓人想起她背後的一段有趣故事。
香港區旗區徽所用的洋紫荊最先在1908年由當時的植物及林務部監督鄧恩先生Dunn 正式發表,並以新種命名,學名為 Bauhinia blakeana, Bauhinia 是屬名,就像人們的姓氏,而種名就像人們的名字,當時選用 blakeana,目的是表揚港督卜力爵士 (Sir Henry Blake) 及其夫人在港的供獻。
由於洋紫荊花多而美艶,又是在香港首次被發現的品種,1965年被列為市花,後來更被選用為區旗區徽標誌。
洋紫荊只開花,不結果,沒有種子,只能以嫁接、插枝、壓條等方法繁殖;我們今天所見的本地以至世界各地的洋紫荊,很可能都是種在動植物公園首棵洋紫荊的直接後代。
2005 年,Carol P. Y. Lau, Lawrence Ramsden 和 Richard M. K. Saunders 共同在權威植物學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發表文章,從外部形態、花的結構、基因比對等各方面進行詳細分析,結論是洋紫荊並不符合植物學上有關一個獨立品種的定義,而且是紅花洋蹄甲 Bauhinia purpurea 和宮粉洋蹄甲 Bauhinia variegata 的混交栽種變種,並提出學名應為 Bauhinia purpurea X variegata ‘ Blakeana’, cv. nov. 。 blakeana 變成混交栽種變種名,而不再是種名。cv. (cultivarietas) 表示栽種變種 ,nov. ( nova)表示這個名稱是新的。
也許洋紫荊正好反映香港華洋雜處、中西文化交融的特點。
生物科教師
饒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