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以農立國,文化源遠流長。農民對農收十分重視,「春牛圖」更與他們息息相關。
「春牛圖」是古時一種用來預知當年天氣、降雨量、干支、五行、農作收成等資料的圖鑑。圖內畫了一隻「春牛」及一個牽牛的「芒神」。「春牛」和「芒神」是古時迎春勸農儀式上必備的東西。古時候於立春前會製造一隻土製的牛——「春牛」,好讓文武百官在立春祭典中綵杖鞭策它,以勸農耕,同時象徵春耕的開始。而「芒神」又叫做「句芒神」,他原本為古代掌管柭木的官吏,後來做為神名。
「春牛」和「芒神」的尺寸亦蘊含著曆法的象徵意義。
「春牛」身高四尺,象徵四時;身長八尺,象徵農耕八節(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尾長一尺二寸,象徵一年十二個月。至於牛頭、牛身、牛腹、牛角耳朵、牛膝脛、牛蹄的顏色則依年干支及立春的干支之不同而每年不同,分別是青、紅、黃、白、黑等五色。
而「芒神」身高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三百六十五日。「芒神」的年齡也因年支的不同而異。孩年代表「逢季年」(就是辰戌丑未年);壯年代表「逢仲年」(就是子午卯酉年);老年代表「逢孟年」(就是寅申巳亥年)。「芒神」的衣服以及腰帶的顏色,甚至髮髻的位置也按立春日的五行干支而定。「芒神」用柳枝作的鞭杖,長二尺四寸,象徵二十四節氣。鞭杖上的結會因立春日的日支不同而用不同材料。另外,「芒神」如站在牛身中間,表示當年的立春在元旦前五天和後五天之間;「芒神」如站在牛身前面,表示當年的立春在元旦五天前;「芒神」如站在牛身後面,表示當年的立春在元旦五天後。
「芒神」的衣著則喻意當年的雨量情況。如他沒有穿鞋和褲管束高時,就代表多雨水,農民要作好防澇的準備;如雙足穿草鞋則代表乾旱,農民要作好抗旱蓄水的安排;如一隻腳光著,一隻腳穿草鞋,則代表該雨量適中的好年景,農民們要辛勤耕作,勿誤農時。還有,如果「芒神」戴草帽意即天氣陰涼 ;不戴帽則炎熱。
古人沒有觀測儀器、衛星影像、電腦分析;但憑著對大自然細心觀察、生活經驗,一點一滴的累積體會,從而掌握天氣狀況、四時變化。「春牛圖」正正展現出五千多年民間智慧積聚的成果。
地理科老師
盧炳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