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漁業今昔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香港人口不斷增長,市民對食魚的需求也不斷上昇,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有很多新界居民開發一些沼澤,成為今天的基圍及漁塘,提供優質的農產品供市民享用,同時也可維持該等地區的生態價值,這正是今天的永續農業的概念。
不過隨着中國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中港貿易頻繁,大量國內農產品輸港,以致農產品售價大幅下降,由於國內農產品的成本遠低於本地產品,香港農產品的地位漸漸被國內產品的取代,而漁民也因生計而轉業,加上漁民老化及數目減少令很多漁塘處於半棄耕甚至棄耕的狀況,由於缺乏管理令漁塘的生產力劇減,同時生態價值也有轉變,加上新界新市鎮及鄉郊商業活動,香港僅餘的漁塘也被合法或非法地填平作發展。
近年食物安全備受關注,農產品的事故時有發生,例如:國內淡水魚的孔雀石綠鬧得滿城風雨,香港農民卻多年來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予市民,政府應否協助業界不斷發展,市民也可透過選購本地優質農產品,令本地的有機農業得以發展。
總括而言,香港漁業前景雖然灰暗,但業界也有一些透過發展休閒及高科技漁業得以存活,例如:流浮山的釣魚場或米埔名牌烏頭及石斑,但其生態價值遠遠不及傳統混合養殖方法,世界自然基金會正積極推動有機漁業,盼望我們不再以竭澤而漁的方式,為香港漁業及濕地生態的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校長
郭志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