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首頁
  • 社交平台
  • 字型大小
logo
logo
  • 中心介紹
    • 願景與使命
    • 校監緒言
    • 校長的話
    • 法團校董會
    • 教職員簡介
    • 校園面面觀
    • 計劃書
  • 學界課程
    • 生物科
    • 地理科
    • 天文科
    • 初階環境教育課程
    • 進階環境教育課程
  • 天文館
  • 博物天地
  • 比賽/專題計劃
  • 聯絡我們
  • Search
  • English
  • 首頁
  • 社交平台
  • 字型大小

嗇色園園訊

2022.01: 〈天氣與氣候網上問答比賽〉 / 〈足不出户學習疫情下的環境教育〉 2022.01: 〈天氣與氣候網上問答比賽〉 / 〈足不出户學習疫情下的環境教育〉
2021.02:〈天象巡禮〉 2021.02:〈天象巡禮〉
2020.11: 〈天文學領域也要實現平等多元包容〉 / 〈足不出戶學天文〉 / 〈2020精彩天象〉 2020.11: 〈天文學領域也要實現平等多元包容〉 / 〈足不出戶學天文〉 / 〈2020精彩天象〉
2019.12: 〈地理電子教材〉 2019.12: 〈地理電子教材〉
2019.06: 〈北海道愛努族的星座〉 2019.06: 〈北海道愛努族的星座〉
2018.11: 〈STEM小幼環境教育〉 2018.11: 〈STEM小幼環境教育〉
2018.06: 〈第二屆小學生生物速查〉 / 〈天文國際學術會議〉 2018.06: 〈第二屆小學生生物速查〉 / 〈天文國際學術會議〉
2018.02: 〈國際太空站凌日〉 / 〈2018天象巡禮〉 2018.02: 〈國際太空站凌日〉 / 〈2018天象巡禮〉
2017: 〈道教星斗信仰文化展〉 / 〈走過自然天地全港小學生物速查100〉 2017: 〈道教星斗信仰文化展〉 / 〈走過自然天地全港小學生物速查100〉
2017: 〈天氣觀測專題探究比賽2017〉 2017: 〈天氣觀測專題探究比賽2017〉
2016.09: 〈光污染研究比賽〉 2016.09: 〈光污染研究比賽〉
2015.10: 〈電子顯微鏡〉 / 〈走過自然天地〉 2015.10: 〈電子顯微鏡〉 / 〈走過自然天地〉
2013.10: 〈創建香港生物多樣性訊息系統〉 2013.10: 〈創建香港生物多樣性訊息系統〉
2012.10: 〈罕見天象觀測活動〉 2012.10: 〈罕見天象觀測活動〉
2012.04: 〈創新學前教育戶外考察活動〉 / 〈聯校梅州陰那山天文及客家文化考察團〉 2012.04: 〈創新學前教育戶外考察活動〉 / 〈聯校梅州陰那山天文及客家文化考察團〉
2011.12: 〈嗇色園獲天文學家贈星〉 / 〈道出新科技星空下的生日派對〉 2011.12: 〈嗇色園獲天文學家贈星〉 / 〈道出新科技星空下的生日派對〉
2011.07: 〈天空之情〉 2011.07: 〈天空之情〉
2011.02: 〈哈勃望遠鏡17年探索之旅〉 2011.02: 〈哈勃望遠鏡17年探索之旅〉
2009.10: 〈 星日交輝 山鳥共鳴 中國日全食考察團〉 / 〈追蹤2009國際天文年〉 / 〈 長者天文學會 宇宙探索之旅〉 2009.10: 〈 星日交輝 山鳥共鳴 中國日全食考察團〉 / 〈追蹤2009國際天文年〉 / 〈 長者天文學會 宇宙探索之旅〉
2009.01: 〈贊助國際天文年〉 / 〈新彊日全食考察團〉 2009.01: 〈贊助國際天文年〉 / 〈新彊日全食考察團〉
2008.02: 〈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科學新動向〉 2008.02: 〈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科學新動向〉
2009.01: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課程大革新〉 2009.01: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課程大革新〉
© 2025 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Preference Center

Privacy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