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錦公路
荃錦公路是指來往荃灣至錦田的一條公路,它出名的地方是因為有人認為它是香港「秋名山」,它的路狹窄又彎很多,而且有些更是「髮夾彎」。在二次大戰前,並沒有道路連接全港最高山——大帽山,荃錦公路是唯一可上大帽山的公路,荃錦坳是荃錦公路的最高點,大約為海拔470米,在荃錦坳轉上大帽山道更可到達大帽山山頂。另外荃錦公路特別的地方是它的英文名字,並不是普普通通的叫Tsuen Kam Road,而是叫Route Twisk,為甚麼它的英文名字跟平常其他公路的名字那麼不一樣呢?公路通常都是用Road如青山公路Castle Peak Road、錦田公路Kam Tin Road、屯門公路Tuen Mun Road;或者是Highway如元朗公路Yuen Long Highway,但荃錦公路就是叫Route Twisk。
這是因為跟它本來興建的用途有關,因為二次大戰後駐港英軍想改善石崗軍營的對外交通,所以就在1951年請了英國皇家工程隊來港興建荃錦公路,最初只准軍車及建築工程使用,其餘車輛一律禁止通行。直至60年代,香港政府想計劃發展新界地區,而當時只有來往元朗至荃灣的青山公路,所以當時香港政府便與駐港英軍磋商對外開放荃錦公路,於1961年5月25日起開放荃錦公路予民用車輛,而九巴於1961年6月24日提供26號路線來往荔枝角至錦田。
因為荃錦公路本來是軍事道路,英文原名為「TW/SK」,TW代表荃灣(Tsuen Wan),SK代表石崗(Shek Kong),演變成現在的Route Twisk有幾種說法。一種是因為「TW/SK」用久後不慎將「/」誤寫作「I」;另一種說法是為民用時變成一個字TWISK中的「I」解作Interconnect;還有一種是為了讀得出來將TW和SK中間加個響音「i」。
參考資料:
巴士線演義網,2010,踏雪過山~~大帽山巴士線演義。2016年1月5日下載自http://bj9267.blogspot.hk/2010/02/blog-post_3893.html
巴士之訊,2015,荃錦公路對外開放51年。2016年1月5日下載自http://www.busfocus.info/featured/routetwisk51/
八十後的光怪陸離,2012,氣象萬千大帽頂(荃錦坳—大帽山山頂) 。2016年1月5日下載自http://eric-cafe.blogspot.hk/2012/11/blog-post.html
助理教師
吳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