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version only. The content of this page does not provide English version.

二零二三年九月 第二期

人工智能對生物辨識的應用

很多年前智能手機普及後,有不少的應用程式隨之而來,當中不乏生物辨識功能,特別是植物鑑別的Apps,包羅萬有,任君選擇。然而,植物以外的生物,例如細小而多變的昆蟲,不少在外國開發的軟件便對本地的小動物顯得無所適從。

近年人工智能的應用在影像分析或學習上有明顯提升,不用再下載不同類別的軟件,基本上,由細至單細胞的微生物,到肉眼僅見的蜘蛛,或者大型的哺乳類動物,只要是生物都能夠透過分析影像,從而根據前人所載入的影像和確認的資料,不斷學習和改善辨別的準確度。分享一下最近的例子,同事在校園梯間發現一隻細小的昆蟲,第一眼看到只知道是甲蟲,再用微距鏡頭拍下估計是一隻天牛,但自己以前是未有記錄過的。昔日,我一定會嘗試翻開《香港天牛》一書去找尋答案,但今次我便把照片上載到兩個軟件(Google Lens和iNaturalist),Google Lens得出數種相似影像的天牛,有Caribbomerus elieri, Stenhomalus taiwanus, Beraba angeli and Beraba limpida,若果仔細將每一個結果放大,再檢視相片中的天牛特徵,不難排除 CaribbomerusBeraba,得出臺灣突眼天牛 Stenhomalus taiwanus

另外,iNaturalist除了根據視覺上的相似度作辨識外,也會利用地理資訊確認 Stenhomalus 是在附近已經記錄過,直接鎖定到屬的辨別。人工智能除了會透過更多的相片分析該物種的外貌特徵外,這個平台也會加入專家確認的元素,將「研究等級」的內容成為資料庫的重要依據和學習對象。因此,我只用了短短幾分鐘時間,便可以確認是恆春突眼天牛/ 台灣突眼天牛 Stenhomalus taiwanus

知更多人工智能對生物辨識的應用,觀看可觀Channel

 

生物科老師

黃志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