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 C/2022 E3 (ZTF)
彗星 C/2022 E3 (ZTF)
加州理工大學的ZTF(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於2022年3月2日發現了一顆彗星,編號C/2022 E3。彗星會於2023年1月12日過近日點,至2月1日過近地點,距離地球只有0.29AU。其時亮度有機會達6等或更光亮,位於鹿豹座很適合北半球觀察。
在2023年1-2月間,這顆彗星位於北方天空,適合於香港凌晨時份至日出前觀測。大家需在天晴的晚上走到遠離光害的地方,透過雙筒望遠鏡或天文望遠鏡輔助才較容易看見。
Comet 彗星 C/2022 E3 LIVE 直播 @ 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1/2/2023)
可觀天窗外的彗星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2023精選天象一覽
2023天象預報列表
日期 | 天象 | 簡介 |
1月4日 | 火星合月 | 03:37,相距約0.5° |
1月4日 | 象限儀座流星雨高峰 | 11:40,ZHR~110,月齡12 |
1月5日 | 地球過近日點 | 00:17,地日距離約 0.9833AU |
1月23日 | 金星合土星 伴月 | 日落後見於西方低空,相距約0.6°,月齡2 |
1月30日 | 水星西大距 | 日出前見於東方低空,距太陽25°,約0.1等 |
2月1日 | 彗星C/2022 E3過近地點 | C/2022 E3 (ZTF) 距地0.29AU,位於鹿豹座,約於22:00上中天 |
2月6日 | 遠地點滿月(全年最小) | 02:29,視直徑29.83’距離地球40.58萬公里 |
2月22日 | 金星合月 | 日落後見於西方,相距約2°,月齡2.5 |
3月2日 | 金星合木星 | 19:00,日落後見於西方,相距約0.5° |
3月24日 | 月掩金星 | 日落後見於西方,掩始 19:47 掩甚 20:21 掩終 20:53,月齡3 |
4月12日 | 水星東大距 | 日落後見於西方,距太陽19.5°,約0.2等 |
4月20日 | 日偏食 | 初虧 12:34 ,食甚 12:55 ,復圓13:16,食分0.03 |
4月23日 | 天琴座流星雨高峰 | 09:00,ZHR~18,月齡3 |
4月23日 | 金星合月 | 日落後見於西方,相距約1.5°,月齡3.5 |
5月5日 | 半影月食 | 半影食始 23:12 ,食甚 01:23 ,半影食終03:34 |
5月6日 | 寶瓶座Eta流星雨高峰 | ZHR~50,月齡16 |
5月23日 | 金星合月 | 日落後見於西方,相距約2.2°,月齡3.5 |
5月29日 | 水星西大距 | 日出前見於東方低空,距太陽24.9°,約0.6等 |
6月 3日 | 日當頭 | 12:21,太陽仰角90° |
6月4日 | 金星東大距 | 19:01 日落後見於西方,距太陽45.4°,約-4.4等 |
7月7日 | 地球過遠日點 | 04:07, 地日距離約 1.0167AU |
7月10日 | 日當頭 | 12:29,太陽仰角90° |
7月12日 | 木星合月 | 相距約1.5°,月齡24 |
7月30日 | 南寶瓶座Delta流星雨高峰 | ZHR~25,月齡11.5 |
8月10日 | 水星東大距 | 日落後見於西方,距太陽27.4°,約0.5等 |
8月13日 | 英仙座流星雨高峰 | 05:00-22:00,ZHR ~100,月齡27 |
8月27日 | 土星衝 | 16:28,位於寶瓶座,視直徑19” ,約 0.4等 |
8月31日 | 近地點滿月(全年最大) | 09:36, 視直徑32.95’,距離地球35.73萬公里 |
9月19日 | 海王星衝 | 19:17,位於雙魚座,視直徑2.4” ,約7.8 等 |
9月22日 | 水星西大距 | 日出前見於東方低空,距太陽46.4°,約-4.5等 |
10月22日 | 獵戶座流星雨高峰 | ZHR = 20,月齡8 |
10月24日 | 金星西大距 | 07:14日出前見於東方,距太陽45.4°,約-4.4等 |
10月29日 | 月偏食 | 初虧03:35 ,食甚04:14, 復圓 04:54,食分0.12 |
11月3日 | 木星衝 | 13:02,位於白羊座,視直徑49.5”,約-2.9 等 |
11月14日 | 天王星衝 | 01:21, 位於白羊座,視直徑3.8”;約 5.6等 |
12月4日 | 水星東大距 | 日落後見於西方,距太陽21.3°,約-0.2等 |
12月15日 | 雙子座流星雨高峰 | 03:00,ZHR~150,月齡2 |
下載列表 2023skyevent
更多詳盡介紹: 2023香港天象巡禮
觀星禮儀
1. 不可用閃光燈拍照,更切勿用電筒照向別人眼睛、相機或望遠鏡
人的瞳孔會在黑暗中擴張,如果突然以強光照射眼睛,不但令人感到不適,更會使人看不見較暗的星星和路面。夜空中暗弱的天體需要以長時間曝光來拍攝,使用閃光燈不單絕對無效,更會影響他人。
2. 使用紅色電筒照明
觀星時用紅色電筒照明。人眼對紅光較不敏感,在不明亮的紅光下瞳孔仍會保持擴張,因此在照明時請使用紅色的小燈,或用紅色玻璃紙/紅布/膠袋覆蓋電筒,令電筒發出來的光變成紅色,簡單有效。
3. 避免踢到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
觀星環境比較黑暗,應該小心行動,以免絆倒或踢動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攝影者應小心看管儀器,亦可考慮在腳架加上反光或發光標記,讓別人避免碰到。
4. 注意聲浪 切勿喧嘩
流星飛過讓大家驚喜歡呼,但交談聲浪不應影響別人及導師講解。
5. 切勿生火或吸煙
火光影響觀星,熱空氣流動令星光擺動不定,煙霧阻擋星光,對觀星或攝影有害無益。
6. 保持地方清潔 帶走垃圾拋棄或回收
立即去片: 2023天象巡禮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火星自轉與子午灣
火星自轉與子午灣
每隔26個月火星都會運行至與地球和太陽連成一線,此時陽光直接照射火星向著地球的一面,位相達至圓滿,亦即是特別天文現象「火星衝」。此時如若透過可觀中心20吋口徑研究級天文望遠鏡拍攝火星大特寫,能清楚見到褐紅色的表面和較深色的地形,以及位於火星南極的白色冰層,亦即極冠,好比地球南北極的冰帽一般。
火星的自轉周期是24.6小時,自轉軸傾斜成25°,與地球的23.9小時自轉及轉軸傾斜成23.5°非常相似,所以擁有分明的四季。早於二百年前,天文學家已透過望遠鏡觀測到火星的自轉以及擁有不同的地形特徵。1830年代,德國富有的銀行家暨天文學家威廉·比爾(W. Beer)建立了私人天文台並聘任了天文學家馬德勒(J. H. Mädler),他們準確地初步測定了火星自轉周期及繪製了世界上首張火星地圖,更以火星上的一個圓形地貌作為地圖的參考點。1877年著名的意大利天文學家斯基帕雷利(G. Schiaparelli)以這個點作為火星圖的本初子午線,那就被命名為「子午灣(Sinus Meridiani)」。到了探索火星的太空時代,由於需要更準確的參考點,科學家利用1970年代水手9號飛抵火星後拍攝的照片,找到子午灣中一個只有0.5公里寬的隕石坑,將其命名為Airy-0作為火星的本初子午線(經度0°的位置),一直沿用至今。
有趣的是,在1975年維京號探索火星任務的年代,火星圖以行星面座標系統(planetographic system)定義,經度值0°-360°是向西方發展的,所以在觀測者眼中當火星西向東自轉時,隨時間所看到的就是按經度值遞增的地區。而到了千禧年代,登陸火星的任務變得頻繁,人類登火已成為可見未來的目標,國際天文聯會(IAU)接納火星的行星中心座標系統(planetocentric system),經度值0°-360°是向東方發展,與我們一向熟悉的地球經度類似。例如火星著名的奧林匹斯火山,在舊有火星圖上標示其經度值是134°,在最新的網上火星圖則是寫226°(又或是134°W)
參考資料﹕
網上火星地圖
Where is zero degrees longitude on Mars?
NASA Science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 Mars
https://solarsystem.nasa.gov/planets/mars/in-depth/
天文統籌
許浩強老師
相關消息
12月精彩天象預報+網上直播 - 火星衝(8/12) X 雙子座流星雨 (高峰期14/12)
12月精彩天文現象預報 – 火星衝(8/12) X 雙子座流星雨 (高峰期14/12)
網上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76545859908929
去片: 火星衝又嚟喇!
2022年12月8日將發生火星衝,代表火星與地球太陽排成一線,是最佳觀賞時機。而未來10年火星也不會比現在更接近及更光亮,是不容錯過的精彩天文現象。只要天色晴朗,市民可於日落後向東北偏東方仰望,即可看見一顆非常耀眼紅色星光,並且整夜可見,非常容易辨認。
藉此機會,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日前透過20吋研究級天文望遠鏡拍攝到火星大特寫,清楚見到褐紅色的表面和較深色的地形,以及位於火星北極的白色冰層,亦即極冠,好比地球南北極的冰帽一般。我們誠意與市民大眾分享這輯精彩相片。
雙子座流星雨(4-17/12)
十二月中是雙子座流星雨的活躍期,是每年三大流星雨的最後一個,即流星量較多又穩定的流星雨。2022年的雙子座流星雨高峰期
天象簡介
流星是一些在太空飄浮的麈埃沙粒,在墜進地球時與大氣層劇烈摩擦至燃燒所造成的現象。 而流星雨就是一群太空物質,在其軌道運行至接近地球時進入大氣層所出現的天象。 這些成群的流星體很多時都是彗星遺在軌道的碎片殘骸。由於地球每年會在大約同樣的日子重遇相同的一群流星體,所以我們便可以在每年差不多的時候看到同一來源的流星雨。 在透視效應的錯覺下,這些流星雨看似從天上的某一點發散輻射而出,而輻射點位於雙子座之內的便是雙子座流星雨。
與古老而著名的獅子座流星雨或英仙座流星雨不同,雙子座流星雨最早的記錄出現在1862年,只有短短160年觀測歷史。 更加特別的是,造成雙子座流星雨的源體並不是一顆尋常的彗星,而是小行星法厄同(編號 3200 Phaethon)。 天文學家曾相信這顆擁有狹長軌道的小行星可能是一顆已不再活躍的彗星(extinct comet),但最新研究發現它接近太陽時,表面岩石受熱瓦解,散落成軌道上的塵埃,解釋了部分形成雙子座流星雨的物質來源。
觀測技巧
要觀測流星雨,最好選擇一個安全、環境漆黑而視野廣闊的地點。盡量結伴同行,避免單獨行動。 在觀賞流星雨的時候,廣闊的視野可以讓我們更有機會捕捉到流星,一雙眼睛已是最好的觀測工具。 如備有地蓆的話,更可以舒服地躺臥在星空底下,靜待流星出現。 明亮的電筒和相機的閃光燈是觀星者最討厭的光污染,若大家有緣能在同一片星空下欣賞流星雨,還望大家可以使用合適的紅光電筒及把閃光燈收好,耐心等待流星的來臨。敬請遵守以下觀星禮儀。
拍攝技巧
拍攝流星的方法和拍攝星空或星流跡的方法一樣。由於不能預知流星出現的時間和位置,我們能夠做的就是不停拍攝整個天空,餘下的就是攝影者的運氣。 只要有足夠光亮的流星出現時,就會被攝下。高感光、視場廣闊的相機則會有較大的機會攝得流星。更多拍攝技巧可去片: 星空攝影攻略
觀星禮儀
1. 不可用閃光燈拍照,更切勿用電筒照向別人眼睛、相機或望遠鏡
人的瞳孔會在黑暗中擴張,如果突然以強光照射眼睛,不但令人感到不適,更會使人看不見較暗的星星和路面。夜空中暗弱的天體需要以長時間曝光來拍攝,使用閃光燈不單絕對無效,更會影響他人。
2. 使用紅色電筒照明
觀星時用紅色電筒照明。人眼對紅光較不敏感,在不明亮的紅光下瞳孔仍會保持擴張,因此在照明時請使用紅色的小燈,或用紅色玻璃紙/紅布/膠袋覆蓋電筒,令電筒發出來的光變成紅色,簡單有效。
3. 避免踢到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
觀星環境比較黑暗,應該小心行動,以免絆倒或踢動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攝影者應小心看管儀器,亦可考慮在腳架加上反光或發光標記,讓別人避免碰到。
4. 注意聲浪 切勿喧嘩
流星飛過讓大家驚喜歡呼,但交談聲浪不應影響別人及導師講解。
5. 切勿生火或吸煙
火光影響觀星,熱空氣流動令星光擺動不定,煙霧阻擋星光,對觀星或攝影有害無益。
6. 保持地方清潔 帶走垃圾拋棄或回收
相關消息
輕鬆拍攝月食
輕鬆拍攝月食
月食是不少朋友都有興趣觀看和拍攝的特別天象。在數碼相機和智能電話普及的時代,攝影已變成垂手可得的事情。無論你打算用輕便型數碼相機、可換鏡頭的數碼相機,還是只用智能電話,也可以輕鬆拍攝到是次月食。以下會為大家介紹一些簡易的拍攝技巧。
做好對焦
無論拍攝任何對象,準確的對焦是一幅成功相片的基本要素。由於天上的月球距離我們很遠,我們需要把焦點調至無限遠進行拍攝。最理想的做法是利用相機的人手對焦模式,同時以即時預覽方法並放大影像進行仔細對焦。如果是不支援人手對焦的相機,就只好把焦點設至無限遠或風景模式。而要是只能執行自動對焦的相機,唯有選定拍攝對象後嘗試拍攝,只要多加嘗試應能拍到合適效果的。
廣角鏡適合將地面景物及月食情況同時拍攝下來
中焦距鏡頭適合同時拍攝月食和遠方地面景物
設好曝光 善用腳架
你有試過拍攝夜景時,拍得的影像不是太暗,就是「鬆郁濛」不夠清楚嗎? 其實天上的星體都比日常的景物暗淡,很多時要以較長曝光時間才能拍攝得到。因此能提供穩固支撐的腳架絕對是天文攝影的最佳拍檔。由於月全食不同階段的光度變化很大,宜多加嘗試調整不同曝光量以達較佳效果。在滿月時或是月食的偏食階段時,月球其實相對比較明亮,只需用較短的曝光時間就能拍攝清楚月面情況,例如1/100秒甚至更短。但在全食階段時,由於月球已進入地球影子而變得非常暗淡,要拍攝全食時的紅月亮曝光時間會較長,如1秒至數秒甚至長達10秒。這類長時間曝光就要靠腳架來進行了,否則把相機靠在固定物件以作支撐都是常見做法。而透過設定較高感光力ISO來縮短曝光時間,都是拍攝暗淡景物時可行的方法。但調高ISO會增加相片的雜訊,可多拍幾張以選取理想平衡。
藉不同焦距創作獨有構圖
由於月球的視面積很少,若果相機沒有高倍的變焦功能或長焦距鏡頭,拍出的月球也只是個小圓點。以智能電話為例,一般拍攝的照片約等於全片幅相機配24mm焦距的鏡頭(如下圖示)。縱使是2倍甚至4倍變焦,相片中的月亮也只佔一小部分。因此無論使用短焦的廣角視場或中等焦距拍攝,大家也不妨預先掌握月食的出現時間、方位及仰角,配合地面的景物拍一張漂亮的月食風景照。如若能以腳架支撐相機配合快門線進行固定攝影,只要每隔5分鐘以上定時拍攝,便可將月食的過程拍攝下來。再利用圖像軟件進行疊加後期處理,就可製作出間歇攝影的月食過程。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秋季星空三重奏(加場 29/10)
秋季星空三重奏 (加場) 【多謝支持 名額已滿】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主辦
你有看過月球的大特寫嗎?太陽系最大的兩顆行星是什麼模樣? 今個初秋的夜晚,這三個天體將會同時現身。歡迎大眾參加「
日期: | 2022年10月29日(星期六) |
時間: | 晚上19:00 - 21:30 |
地點: |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
(荃灣荃錦公路101號) | |
節目: | (1) 短講「秋季星空巡禮」 |
(2)觀星 | |
(3)星象館體驗 | |
費用: | 全免 |
名額: | 40 |
對象﹕ | 適合公眾人士參加 (五歲以上) |
參加辦法:
25/10(二)14:00 起於此網頁報名,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報名連結: 【多謝支持 名額已滿】
每人限留4位,參加者需年滿五歲或以上。可觀中心保留拒絕未經報名及未滿五歲之人士進入。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查詢:
電話 2413 7122
電郵 astronomy@hokoon.edu.hk
注意事項:
(1)如當日天氣欠佳或其他原因取消活動,本館將於當日下午5時透過本網頁及facebook天文專頁及Instagram天文專頁公佈,並以手機短訊通知已登記手提電話號碼的參加者。
(2)若在活動期間天氣轉壞,屆時活動可能提早結束或改到室內進行。
(3)本館可能按天氣或當日情況更改活動內容而不會事前通知。
(4)請注意自己及同行者的個人及財物之安全,請小心保管財物及照顧小孩。
(5)請遵守在場工作人員指示。
防疫安排:
(1)活動當日如有不適請不要前來參加活動。
(2)到訪者進入本中心應量度體溫。
(3)除獲豁免人士外,到訪者均須符合「疫苗通行證」的要求方可進入校園。
(4)進入校園人士於進入學校前須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掃描場地二維碼,並展示電子針卡、紙本針卡或豁免證明書。
(5)活動場內請勿進食。
交通安排:
(1) 於荃灣地鐵站乘搭紅色的士直達(車費約HKD$30-40)
(2) 可自行於荃灣川龍街乘搭往川龍的80號專線小巴
(3)可於荃灣乘搭51號巴士
(4) 本中心車位有限,駕車者必須在報名時提供車牌登記,並提前10分鐘到達。可觀中心保留拒絕一切車輛泊車之權利。
地圖:http://www.hokoon.edu.hk/contact-us/
如欲加入本館的通訊錄,以電郵方式收取本館的天文活動資訊,請以"subscribe"為標題電郵至astronomy@hokoon.edu.hk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http://www.hokoon.edu.hk
Facebook天文專頁http://www.facebook.com/hokoon.astro
電話:(852)2413-7122 傳真:(852)2493-6612
2022年系外行星全球命名比賽 - 專題講座
2022年系外行星全球命名比賽- 專題講座
【重溫】2022年系外行星全球命名比賽—發佈講座
秋季星空三重奏(08/10)
秋季星空三重奏 【多謝支持 名額已滿】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主辦
你有看過月球的大特寫嗎?太陽系最大的兩顆行星是什麼模樣? 今個初秋的夜晚,這三個天體將會同時現身。歡迎大眾參加「
日期: | 2022年10月8日(星期六) |
時間: | 晚上19:00 - 21:30 |
地點: |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
(荃灣荃錦公路101號) | |
節目: | (1) 短講「秋季星空巡禮」 |
(2)觀星 | |
(3)星象館體驗 | |
費用: | 全免 |
名額: | 40 |
對象﹕ | 適合公眾人士參加 (五歲以上) |
參加辦法:
5/10(三)16:00 起於此網頁報名,額滿即止
報名連結: 【多謝支持 名額已滿】
每人限留4位,參加者需年滿五歲或以上。可觀中心保留拒絕未經報名及未滿五歲之人士進入。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查詢:
電話 2413 7122
電郵 astronomy@hokoon.edu.hk
注意事項:
(1)如當日天氣欠佳或其他原因取消活動,本館將於當日下午5時透過本網頁及facebook天文專頁及Instagram天文專頁公佈,並以手機短訊通知已登記手提電話號碼的參加者。
(2)若在活動期間天氣轉壞,屆時活動可能提早結束或改到室內進行。
(3)本館可能按天氣或當日情況更改活動內容而不會事前通知。
(4)請注意自己及同行者的個人及財物之安全,請小心保管財物及照顧小孩。
(5)請遵守在場工作人員指示。
防疫安排:
(1)活動當日如有不適請不要前來參加活動。
(2)到訪者進入本中心應量度體溫。
(3)除獲豁免人士外,到訪者均須符合「疫苗通行證」的要求方可進入校園。
(4)進入校園人士於進入學校前須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掃描場地二維碼,並展示電子針卡、紙本針卡或豁免證明書。
(5)活動場內請勿進食。
交通安排:
(1) 於荃灣地鐵站乘搭紅色的士直達(車費約HKD$30-40)
(2) 可自行於荃灣川龍街乘搭往川龍的80號專線小巴
(3)可於荃灣乘搭51號巴士
(4) 本中心車位有限,駕車者必須在報名時提供車牌登記,並提前10分鐘到達。可觀中心保留拒絕一切車輛泊車之權利。
地圖:http://www.hokoon.edu.hk/contact-us/
如欲加入本館的通訊錄,以電郵方式收取本館的天文活動資訊,請以"subscribe"為標題電郵至astronomy@hokoon.edu.hk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http://www.hokoon.edu.hk
Facebook天文專頁http://www.facebook.com/hokoon.astro
電話:(852)2413-7122 傳真:(852)2493-6612
天文攝影為何要使用濾鏡?
在數碼相機普及前,當要拍攝深空天體時每按一次快門都要深思熟慮,因為每一張菲林都只能曝光一次,我們必須在拍攝前決定如何拍攝,應使用黑白或彩色菲林、如何構圖、曝光時間等,加上還要等沖印完成才能看到照片是否成功,所以在菲林時代拍天文照片是一項高難度的活動。而到了數碼攝影的年代,感光元件取代了菲林,電子訊號代替了化學試劑,天文攝影才變得更加簡單,令更多的人可以嘗試天文攝影。
不同於菲林利用鹵化銀的銀離子捕捉光子,感光元件利用像素上的微小電晶體來個別捕捉每個光子。電晶體會吸收並放大捕捉光子轉換而來的電荷,接著再透過電線傳送信號。光子愈多信號就愈大,我們在螢幕中看到的影像便會愈光。所以對於深空天體等暗淡的影像,我們會用長時間的曝光來讓更多深空天體的光子到達相機的感光元件,從而成像。
但是感光元件只能分辨有沒有光子,卻不能知道光子是甚麼顏色——所以最初的數碼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會是黑白照片。要拍攝彩色照片,科學家在感光元件上放置彩色濾光片陣列,即拜耳陣列。拜耳陣列把紅綠藍三色濾光片按一定排列讓紅綠藍的光分別進入到相鄰的像素中,最後再以軟件插值計算出每個像素的顏色。
拜耳陣列雖然可以很方便地拍攝到彩色影像,但是對於天文攝影,特別是深空天體攝影來說,拜耳陣列會減少長時間曝光的效率,比如在拍攝紅色的發射星雲時,我們只能使用其中四分之一的像素來感光,嚴重影響拍攝的效率。除此以外,拜耳陣列在插值時對於高對比,或者微小細節都容易造成問題,例如出現雜訊或者摩爾紋。對於哈勃太空望遠鏡等專業級天文望遠鏡,它的拍攝目標大多非常細少,而且需要非常長時間的曝光時間,因此它並不會使用拜耳陣列來拍攝彩色影像。
天文學家會使用多種濾鏡配合黑白相機拍攝深空天體,以哈勃太空望遠鏡為例,它在UVIS波段(紫外光-可見光)配備47塊濾鏡供科學家使用,科學家會搭配不同的濾鏡去拍攝深空天體,例如在拍攝仙女座大星系時分別拍攝紅、綠、藍三張的星系照片,再合併成一張彩色的照片;而在拍攝船底座星雲時則使用H-alpha、H-II及S-II窄頻度濾鏡拍攝,最後再用軟件把對應的顏色加上去。
對於天文學家而言,使用濾鏡拍攝深空天體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通過調色,突出天體的細節:例如把使用S-II(深紅色)、H-alpha(紅色)及O-III(綠色)濾鏡拍攝的窄頻照片,以紅、綠、藍三原色來重新調色。這種調色便是我們俗稱的「哈勃色」。這種調色方法不只是好看,更能分辨硫(S-II)、氫(H-alpha)、氧(O-III)的分佈、可以幫助科學家研究深空天體,像是星雲的形成、原恆星的誕生等課題。
除了哈勃色以外,天文學家還會以紅外影像或者不同元素的發射線組合成一張假色影像。例如下圖中的創生之柱的紅外影像可以幫助科學家分析早期恆星誕生的原理——而這在可見光波段只能看到一大片的塵埃。2021年底發射的James Webb 太空望遠鏡(JWST)主力拍攝紅外光影像,在它拍攝的首批影像中我們可以看到NGC 3132,南環狀星雲的紅外影像——當然這也是假色影像——穿透了星雲中的塵埃,看到整個星雲的結構。
假色是天文學家拍攝天體照片時常常使用的一項工具,他們利用假色影像去分析天體的結構、組成以及真實色彩中難以發現的特徵。所以當大家下次在欣賞NASA放出的照片時不妨思考一下照片用了甚麼濾鏡、如何調色吧!
天文導師
王力
參考資料:
- First Images from the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https://www.nasa.gov/webbfirstimages
- “Pretty Pictures”: The Use of False Color in Images of Deep Space
https://ivc.lib.rochester.edu/pretty-pictures-the-use-of-false-color-in-images-of-deep-space/
- Southern Ring Nebula
https://www.nasa.gov/multimedia/imagegallery/image_feature_443.html
- Hubble Filters WFC3
https://wfc3.gsfc.nasa.gov/tech/filters.html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東涌東海濱長廊|花燈節2022|東涌社區聯絡中心
東涌東海濱長廊|花燈節2022|東涌社區聯絡中心
東涌東海濱長廊是將臨時工地改為休憩用地的例子,快看看影片的介紹吧! 東涌社區聯絡中心及海濱長廊-更多內容請瀏覽: https://www.lantau.gov.hk/tc/communit… #東涌 #中秋節 #花燈節2022 #東涌東海濱長廊 #東涌社區聯絡中心 #地理 #geography #離島 #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