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站觀測攻略

二零二三年十月 第一期

太空站觀測攻略

每年10月4至10日是聯合國世界太空周(World Space Week),以紀念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史上第一枚人造衛星「Sputnik1」(衛星一號),人類正式進入太空時代﹔以及1967年10月10日太空憲法《外太空條約》生效日。世界太空周每年都以不同主題來鼓勵全球各國舉辦有關教育和公眾活動,藉以慶祝太空科技對改善人類生活的貢獻。

但人造衛星和太空站可以親眼看到嗎? 有時候,我們會在黃昏或清晨時份看到在天上緩緩移動的光點,那些很有機會就是在軌道運行的人造衛星。而只要遇上合適時機,體積較龐大的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及中國太空站-天宮號太空站看起來尤其明亮。以下為大家介紹如何預計太空站的出沒時間及觀測技巧。

把握晨昏觀測時機

人造衛星和太空站通常在日落後的黃昏或日出前的清晨較適合觀看,因為在這時離地約400公里的高空仍受陽光照射。這些「低軌道」物體就能反射光線到地面入夜的地方,讓我們得以看見。同時它們在軌道以每小時2.8萬公里高速飛行,大約每90分鐘就會環繞地球一圈。所以只要時間合適而且天氣許可,很容易就可以觀測到太空站過境香港上空的現象。

要看到不會自行發光的人造衛星,黃昏和清晨是最佳時機。而在午夜時份,縱使衛星有在天空經過,但其時衛星運行至地球陰影,無法反射太陽光,在地面的我們就無法看見。

 

在網上有不少觀測人造衛星和太空站的資訊,例如Heavens-Above (https://www.heavens-above.com/) 就是一個簡單易用的網站。大家只要輸入你所在的地點,就能預報不同目標在未來什麼時間適合觀測,太空站是較容易看見的目標。

 

 

例如選天宮號太空站為目標後,網頁會先以圖表顯示未來一段日子將會適合目視觀測的可見過境事件日期、出沒時間及其他參考資訊。想要在香港這個光害嚴重和高樓大廈林立的鬧市中作觀測,就要從中找出較容易看到的。在圖表中,亮度(星等)的數值愈小代表看起來愈光亮,而最高點的仰角愈高,亦代表較容易看到。於是,從圖表中選取你想觀看的日期,網頁會進一步顯示過境的詳情,包括以星圖交代觀測目標在不同時間於天空行經的路線。以黃昏時觀測為例,太空站升出地平面時亮度較低,之後會漸漸增光,數分鐘後升到最高點是最佳觀看時機,及後緩緩變暗直至進入地球陰影中消失。

大家不妨根據預報找一個好天氣的日子,記得走到戶外並避開大廈和光害,在預報時間向正確方向觀望,就有機會看到有一光點在夜空中緩緩移動,全過程約長幾分鐘至十分鐘左右。但由於人造衛星和太空站的運行狀況不斷更新,準確時間和位置以最新預報作準,而且亦帶有誤差。觀測前應再次透過網頁獲取最新資訊。

Heavens-Above GmbH
https://www.heavens-above.com/

應用程式APP
http://issdetector.com

 

教學影片及觀測紀錄

尋找世外高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09na1ZOuY4

2023.03.07 – 中國太空站於香港上空掠過,並透過手機拍下過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tSXkUcQ50

2022.10.05 – 天宮號太空站
https://www.instagram.com/p/Cj2QYzONdTM/

2022.10.03 – 天宮號太空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gIs0PqvbY&t=485s

2020.11.16 – 國際太空站過境
https://fb.watch/nvmss1UfMO/

參考資料

Track the ISS: How and where to see it
https://www.space.com/how-to-track-the-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

World Space Week
https://www.worldspaceweek.org/

 

天文統籌

許浩強老師


顯微成像科技學習中心

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顯微成像科技學習中心

天文科學之夜 - 愛努族的星空與日本廿八星宿 (22/9)

愛努族的星空與日本廿八星宿   (22/9/2023)

日本語ヴァージョンは下にあります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主辦

愛努族(アイヌ)是以北海道及庫頁島一帶為根據地的原住民族。在北方大地的澄澈空氣下,愛努人把夜空的繁星組合為各個愛努族星座,在電燈未譜及的年代指引愛努人的生活作息。山內銘宮子女士是近年有關愛努族星座研究推廣的重要推手之一。是次有幸再次邀得山內銘宮子女士蒞臨香港主持講座,機會難逢。除了認識鮮為人知的愛努星座,亦會介紹日本的廿八星宿與其他星空文化。 是次活動以日文進行,即場廣東話交替傳譯。材料費用包括山內女士全新印製的愛努族星座圖一份,絕對限量。

日期: 2023年9月22日(星期五)
時間: 晚上19:30 – 22:00
地點: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荃灣荃錦公路101號)
節目: (1) 講座「愛努族的星空與日本廿八星宿」 (以日文進行 現場廣東話交替傳譯)
(2) 觀星
講者:  愛努族星座專家 山內銘宮子(YAMAUCHI MEGUMI) 女士
費用:  每位材料 $30
名額: 50
對象﹕ 適合公眾人士參加 (十二歲以上)

參加辦法:
報名連結  

每人限留4位,參加者需年滿十二歲或以上。可觀中心有權拒絕未經報名及未滿十二歲之人士進入。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查詢:
電話 2413 7122
電郵 astronomy@hokoon.edu.hk

注意事項:
(1)如當日天氣欠佳或其他原因取消活動,本館將於當日下午5時透過本網頁及facebook天文專頁Instagram天文專頁公佈,並以手機短訊通知已登記手提電話號碼的參加者。
(2)若在活動期間天氣轉壞,屆時活動可能提早結束或改到室內進行。
(3)本館可能按天氣或當日情況更改活動內容而不會事前通知。
(4)請注意自己及同行者的個人及財物之安全,請小心保管財物。
(5)活動當日如有不適請不要前來參加活動。
(6)活動場內請勿進食。
(7)請遵守在場工作人員指示。

交通安排:
(1) 於荃灣地鐵站乘搭紅色的士直達(車費約HKD$30-40)
(2) 可自行於荃灣川龍街乘搭往川龍的80號專線小巴
(3)可於荃灣乘搭51號巴士 (於曹公潭戶外康樂中心下車)
(4) 本中心車位有限,駕車者必須在報名時提供車牌登記,並提前10分鐘到達。可觀中心保留拒絕一切車輛泊車之權利。

地圖 MAP:http://www.hokoon.edu.hk/contact-us/

 

如欲加入本館的通訊錄,以電郵方式收取本館的天文活動資訊,請以”subscribe”為標題電郵至astronomy@hokoon.edu.hk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http://www.hokoon.edu.hk
Facebook天文專頁http://www.facebook.com/hokoon.astro
電話:(852)2413-7122 傳真:(852)2493-6612

アイヌの星空と日本の二十八宿   (22/09/2023)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主催

まだ電気もない時代に、当時のアイヌの人々の生活の中にあったという独自の星座。
現代においては、アイヌの人々のあいだでもほとんど語られていない星座の話ですが、アイヌ語最古の辞書といわれる「蝦夷方言藻汐草(1804年)」の中にも、十数個の独自の星名が記されていることから、昔のアイヌの生活の中に存在していたことが証明されます。

「アイヌの星」(旭川叢書 第12巻)や「人間達(アイヌタリ)のみた星座と伝承」(私版)など、故 末岡外美夫さんの貴重な著書から星図を作成し、現代の天文学を重ねてアイヌの星座をひも解いていくと、気候の移り変わりや動物たちの生態、食べ物の旬にいたるまでが星からわかり、北海道に昔から暮らしてきたアイヌの人々の知恵や自然観察力の高さに驚かされます。

今回のイベントでは、アイヌ星座ナビゲーターの山內銘宮子さんによる講演会で、アイヌ星座のほか、二十八宿と日本の星空に関する文化を紹介します。講演会のあとには大型望遠鏡を使う天体観測会もあります。アジア各地の文化を通って、新しい視点から星空の世界に触れてみませんか?このイベントは日本語と広東語逐次通訳で行います。

日時: 2023年9月22日(金曜日)19:30 – 22:00
地點: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荃灣荃錦公路101號)
ポログラム: (1) 講演「アイヌの星空と日本の二十八宿」(日本語+広東語通訳)
(2) 観測会
講演者: アイヌ星座ナビゲーター  山內銘宮子さん (YAMAUCHI MEGUMI)
費用:  HK$30(星座早見盤の材料費)
定員: 50
対象﹕ 12才以上の方

予約:

予約は4名様まで、12歳以上の参加者のみでお願いします。お申込受付は先着順とし、定員になり次第、締め切ります。
申し込みフォーム 

 

問い合わせ先

astronomy@hokoon.edu.hk

 

注意事項:
(1)悪天候によりイベントがキャンセルになる場合は,當日17時にこのサイトとこのfacebookページ及びこのInstagramアカウントで通告し,携帯番号を記入した方にはSMSでお伝えします。
(2)イベント中に悪天候になった場合、プログラムの変更や予定より早く終わることもあります。
(3)貴重品のお預かりはしておりません。手荷物や貴重品の管理は各自で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4)熱がある、のどに違和感があるなど、体調不良になったらイベント参加は控えてください
(5)会場内では飲食禁止です。
(6)事故や混乱防止のため、会場スタッフの指示には必ず従ってください。

アクセス:
(1) MTR荃灣駅からタクシーで15分(運賃HKD30-40)
(2) 荃灣川龍街から川龍行きの緑ミニバス(80番)
(3) 荃灣からバス51番(曹公潭戶外康樂中心バス停まで)
(4) 空間が限られていますので、車でお越しになる方は予約する時に車両番号を登録し、最低でもイベント開始の10分にお越しください

地図 MAP:http://www.hokoon.edu.hk/contact-us/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http://www.hokoon.edu.hk
Facebookページ http://www.facebook.com/hokoon.astro
電話番号:(852)2413-7122 FAX:(852)2493-6612


太陽週期 Solar Cycle

太陽週期 Solar Cycle

近日觀測太陽,每次都看到太陽表面有多組黑子(sunspot)、日珥(prominence) 同時出現,甚至出現毋須放大已可見的巨大黑子(仍需適當減光),這些都透露太陽活動正步入高峰期。而這些活動會時多時少出現周期變化,稱為「太陽周期(Solar Cycle)」。

天文 太陽 Sun
上月使用裝有氫- α濾鏡的望遠鏡拍攝太陽(波長656nm,呈暗紅色。相片經偽色處理),可見約10組黑子及日珥。

 

進入第25個太陽周期

根據多個研究機構的觀測數據整彙及發布,第25個太陽週期已於2019年12月開始,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極大期。目前各種太陽活動正在穩步增加中,而且可能比預計更活躍。觀測太陽黑子的數量是追蹤太陽活動週期的一種方法,太陽黑子最少的時候,也就是太陽最小值(solar minimum)可被判斷為太陽活動週期的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活動和太陽黑子的數量會增加,太陽最大值(solar maximum),也就是太陽黑子最多的時候,約太陽活動週期的中點。然後,太陽活動會慢慢減到最小值,然後開始新的週期。

太陽 sun 太陽周期
由於要待太陽活動回升及各項測量後,才能判斷太陽最小值,所以現周期的起點在2020年才確定並回朔至2019年12月。

 

太陽周期起點

自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等人400年前的十七世紀,開始使用望遠鏡投影觀測並記錄太陽黑子,人類對太陽的認識打開了新的大門。太陽不再是「完美」的光盤,雖然當時尚未知道黑子是太陽表面較冷和暗的區域,但其移動和變化,讓人類察覺太陽的自轉和活動。

 

Galileo’s Sunspot drawings from Alison Loader on Vimeo.

史瓦貝(Samuel Heinrich Schwabe)在十九世紀中期根據太陽黑子的觀測數據,提出當中有約10年的周期化。沃夫(又譯胡夫,Johann Rudolf Wolf)按史瓦貝的發現並考查至17世紀的記錄統計,推導出約11年的太陽活動周期,提出量化黑子活動的方法—太陽黑子數/太陽黑子相對數(sunspot number/ sunspot relative number),又稱沃夫數(Wolf number),沿用至今。

R=k (10g+s)

此處R是黑子數,s是單獨計算的黑子數目,g是黑子的群數,
k是隨地點和儀器改變的因素(也稱為天文台因素)

太陽黑子 太陽
沃夫以1755年起定為第1個太陽周期,至今第25周期,長度由8-12年不等,黑子數亦有所變化。在比利時皇家天文台(Royal Observatory of Belgium)中設立的世界數據中心從1981年起負責收集、保存和發布國際太陽黑子數(international sunspot number) 。

 

比利時皇家天文台的科學家至今仍每日使用The Uccle Solar Equatorial Table(USET)逾百年歷史的望遠鏡投影及手繪記錄太陽黑子。

 

太陽的磁場活動
早於19世紀,已有科學家發現太陽耀斑(flare)可以影響地球的磁場。現代有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觀測太陽的磁場及多種活動,發現均與其磁場的活動及變化有莫大關連。

把太陽黑子、日珥、日冕、磁圖影象疊合,可見黑子兩端帶有不同磁場極性,磁場活動與太陽表面的活動重疊。透露磁場活動亦是造成這些活動的成因。

太陽 磁場 黑子 蝴蝶圖
天文學家標示太陽黑子出現的緯度和大小隨時間變化,得出南北對稱的圖表,有點像蝴蝶翅膀而稱為蝴蝶圖(butterfly diagram)。隨著磁場的測量,可見太陽磁場隨太陽周期南北翻轉。因此,磁場翻轉成為判斷太陽周期的重要條件。

從數百年記錄太陽黑子的時空分佈,到近代磁場測量、星震學等,人類一步步理解太陽。磁場周期翻轉引發太陽黑子等活動反覆爆發,不單停留在太陽表面,並延伸到整個太陽系。

 

太陽活動與太空天氣

太陽耀斑和日冕噴射的高速帶電粒子所形成的太陽風,這些主要來自太陽活動和其他幅射對地球和附近太空引致的影響,稱為太空天氣。太陽各種活動引發的太空天氣會對地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可能會影響人造衛星和太空船的運作、擾亂地球磁場、干擾無線電通訊、供電設施、甚至地球的氣候等,但亦可產生美麗的極光。因此,全世界已建立多個地面和太空的專業太陽觀測台站,利用不同波段的望遠鏡和探測器對太陽進行24小時監測,提供實時數據,讓有關人士作出應對和預備。例如太空中有SDO、SOHO、HINODE等,地面有CSRH、CLST、DKIST、UCoMP等。這些先進設備使人類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太陽的各種活動和週期變化。

當日冕巨量噴發(Coronal Mass Ejection , CME)朝向地球,大量高速帶電粒子有機會影響地球磁場,亦會沿地磁移至南北極附近甚至更遠的高空與大氣作用,形成極光爆發。

 

安全觀日
雖然大部分來自太陽的有害輻射都已被地球的磁場和大氣層阻隔,但直視陽光或其反射仍會讓眼睛受到不可逆轉的傷害。觀察時必需使用安全可靠的工具和方法。

受到大氣層阻隔的太陽輻射如紫外線、X射線等,則可以利用人造衛星在太空觀測。除了到各所屬網站下載數據,我們可以使用Helioviewer網站或程式同時查看多個衛星的太陽最新或過去的影象,亦有操作更簡單的Student HelioViewer方便初學者瀏覽。


隨著太陽周期步入高峰期,相信近年可從各渠道和方法,看到壯觀的太陽活動。觀察時必須注意安全,避免自己與同行者受到傷害,就可以欣賞自然之美。

 

延伸閱讀

教育資源 – 太空天氣|香港天文台(HKO)

https://www.hko.gov.hk/tc/education/educational-resources-webpage/Space_Weather_Category.html

The Helioviewer Project

https://helioviewer-project.github.io/about/

 

參考資料

Hello Solar Cycle 25
https://www.weather.gov/news/201509-solar-cycle

SIDC — Solar Influences Data Analysis Center | SIDC
https://www.sidc.be/

Solar Cycle progression | Solar activity | SpaceWeatherLive.com
https://www.spaceweatherlive.com/en/solar-activity/solar-cycle.html

Solar Cycle 25 Is Here. NASA, NOAA Scientists Explain What That Means
https://www.nasa.gov/press-release/solar-cycle-25-is-here-nasa-noaa-scientists-explain-what-that-means

Solar Cycle Progression | NOAA / NWS Space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
https://www.swpc.noaa.gov/products/solar-cycle-progression

SDO | 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https://sdo.gsfc.nasa.gov/data/

The Galileo Project | Science | Sunspots
http://galileo.rice.edu/sci/observations/sunspots.html

What Is the Solar Cycle? | NASA Space Place – NASA Science for Kids
https://spaceplace.nasa.gov/solar-cycles/en/

 

天文導師
曾展鈞

Nothing found.


「實地考察課程簡介會」(2/9) 將會取消

各位老師:

 

由於天氣關係,本周六(2/9)的「實地考察課程簡介會」將會取消,「簡介會」內容會改以影片方式供老師自行上網觀看。稍後各位老師將收到相關影片的網上連結,如有查詢,歡迎致電24137122與本中心職員聯絡。


【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EP6 影響地球溫度的因素三: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

【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EP6 影響地球溫度的因素三: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

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及「香港天文台」合作編製電子學習教材套,讓師生進一步瞭解氣候變化。

《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網頁:https://www.climatechange.edu.hk/?lang=zh-hant

《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https://www.hko.gov.hk/tc/climate_change/ed_package/files/CCpackage_c.pdf

 

#溫室氣體 #全球暖化 #氣候變化 #全球增溫 #地理 #geography #ClimateChange #GlobalWarming

 


天文觀星樂 - 迎接土星衝 (25/8)

迎接土星衝 (25/8/2023)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主辦

土星的觀測季節現已開始!!把握暑假的最後機會,透過巨型望遠鏡觀測行星並瞭解其神秘之處,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土星的壯麗景象並共賞夏夜星空。

日期: 2023年8月25日(星期五)
時間: 晚上19:30 - 22:00
地點: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荃灣荃錦公路101號)
節目: (1) 短講 「迎接土星衝」
(2)觀星
(3)星象館體驗
費用: 全免
名額: 40
對象﹕ 適合公眾人士參加 (五歲以上)

參加辦法:
報名已額滿截止 

 

每人限留4位,參加者需年滿五歲或以上。可觀中心保留拒絕未經報名及未滿五歲之人士進入。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查詢:
電話 2413 7122
電郵 astronomy@hokoon.edu.hk

注意事項:
(1)如當日天氣欠佳或其他原因取消活動,本館將於當日下午5時透過本網頁及facebook天文專頁Instagram天文專頁公佈,並以手機短訊通知已登記手提電話號碼的參加者。
(2)若在活動期間天氣轉壞,屆時活動可能提早結束或改到室內進行。
(3)本館可能按天氣或當日情況更改活動內容而不會事前通知。
(4)請注意自己及同行者的個人及財物之安全,請小心保管財物及照顧小孩。
(5)活動當日如有不適請不要前來參加活動。
(6)活動場內請勿進食。
(7)請遵守在場工作人員指示。

交通安排:
(1) 於荃灣地鐵站乘搭紅色的士直達(車費約HKD$30-40)
(2) 可自行於荃灣川龍街乘搭往川龍的80號專線小巴
(3)可於荃灣乘搭51號巴士
(4) 本中心車位有限,駕車者必須在報名時提供車牌登記,並提前10分鐘到達。可觀中心保留拒絕一切車輛泊車之權利。

地圖:http://www.hokoon.edu.hk/contact-us/

 

如欲加入本館的通訊錄,以電郵方式收取本館的天文活動資訊,請以"subscribe"為標題電郵至astronomy@hokoon.edu.hk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http://www.hokoon.edu.hk
Facebook天文專頁http://www.facebook.com/hokoon.astro
電話:(852)2413-7122 傳真:(852)2493-6612


超新星SN2023ixf

超新星SN2023ixf

2023年5月19日,日本天文愛好者板垣公一(Koichi Itagaki)於大熊座M101風車星系(Pinwheel Galaxy)內發現一顆超新星,視星等約14.9等。其後觀測確定這是一顆II型超新星,由大質量恆星死亡塌縮所造成,距離我們二千萬光年,是近十數年來最接近的超新星事件。


5月27日於可觀中心拍攝到的超新星SN2023ixf,亮度已增至11等左右

M101位於北方天空的大熊座北斗七星附近,在香港6月初整夜可見。到遠離光害的地方透過小型望遠鏡才較容易看見。

Nothing found.


「天氣與氣候」問答遊戲比賽及資訊圖設計比賽2023

由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香港天文台主辦,香港氣象學會及社區天氣資訊網絡協辦的「天氣與氣候」問答遊戲比賽及資訊圖設計比賽2023 現已接受報名。

前往比賽網頁


梅西爾馬拉松(Messier Marathon)

天文愛好者的觀星馬拉松

你有興趣挑戰在黑夜進行的馬拉松嗎? 所說的並不是一口氣跑四十多公里的馬拉松運動,而是在星空下找尋深空天體的另類馬拉松,那就是梅西爾馬拉松(Messier Marathon)。

 

梅西爾天體是什麼?

梅西爾天體(Messier Object )
Credit: Michael A. Phillips Source: http://astromaphilli14.blogspot.com/p/m.html

Messier Object,又名M-object是天文愛好者最常觀看的深空天體,以M字頭作編號共有110個,是一批散佈在天空不同位置,形象鮮明又容易觀測的目標。我們在晚間觀星的時候,夜空隨著地球自轉而不斷改變,只要時機合適,就有可能從黃昏至黎明間一個晚上把全部M-Object一一看遍,這就是梅西爾馬拉松的玩法。

 

誰是梅西爾?

查理斯.梅西爾(Charles Messier, 1730-1817)是法國著名天文學家,曾發現13顆彗星,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稱他為「彗星獵人」。在十八世紀的歐洲,世人對拖着長尾巴的彗星充滿好奇,一部分人覺得這是會帶來不祥的凶星,既驚且畏﹔而這種有跡可尋的有趣天體,天文學家則為之著迷。故此不少天文學家都竭力尋找彗星,尤其是被英國天文學家哈雷(Edmond Halley, 1656-1742)預言將於1758年回歸的彗星更教人期待,這最終如期出現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哈雷彗星。梅西爾透過望遠鏡尋找彗星的過程中,經常發現不少奇特的天體,有些彷彿被氣團包圍,有些朦朧一片,有些呈一個小圓圈。但經過一段時間觀測,這些天體並沒有如彗星一般緩緩移動,而是固定在星空之中。梅西爾於是把它們的位置都詳細紀錄下來,避免在尋找彗星時又再次混淆,並發表了《梅西爾星團星雲列表》,後世把梅西爾天體(Messier Object)修訂至110個。

 

深空天體是什麼?

在觀星的時候,除了太陽系內的行星和流星,和更遙遠的漫天恆星外,還有很多形態各異,成因不同的深空天體隱藏在夜空之中,包括星團(Star Cluster)、星雲(Nebula)以及星系(Galaxy)等等。

星團 – 包括以數十至數百顆恆星組成的疏散星團(Open Cluster)以及數以十萬顆恆星構成的球狀星團(Globular Cluster)等

M46 位於船底座的疏散星團

M45 七姊妹星團 – 與我們距4百光年左右的疏散星團

星雲 – 包括由氣體和星際塵埃構成的瀰漫星雲(Diffuse Nebula)、由衰老恆星氣殼形成的行星狀星雲(Planetary Nebula)、由超新星遺下的殘骸(Supernova remnant)等

M42獵戶座大星雲 – 與我們相距1500光年左右的瀰漫星雲
M8礁湖星雲,位於4千光年以外

星系 – 由上千億顆恆星組成的系統,我們太陽就是身處銀河系(Milky Way Galaxy)之中

M31仙女座大星系,與我們相距240萬光年之遙

梅西爾馬拉松作戰攻略

  1. 時間﹕春分後沒有月光影響的日子,約3月尾至4月初
  2. 地點﹕北緯10-30度是最佳地區(香港約為北緯22.5)
  3. 天氣﹕整夜晴朗無雲
  4. 環境﹕遠離光污染的郊區更佳
  5. 儀器﹕一台簡單的天文望遠鏡,理論上口徑愈大愈有優勢
  6. 賽程﹕附有M-Object位置的星圖
  7. 觀測方向﹕優先觀測西方,按著不同天體出沒時間逐漸向東看
  8. 你﹕一個技巧高超而毅力十足的參加者
梅西爾天體分佈在不同星座 Credit: Jim Cornmell

 

梅西爾馬拉松當然是一場不計勝負的天文活動,參加者純粹自發參與,並以考驗個人觀測技巧及完成全部目標的滿足感為樂。如想知道所有梅西爾天體的詳細位置和特徵,可到以下網頁參考 Explore – The Night Sky | Hubble’s Messier Catalog

https://www.nasa.gov/content/goddard/hubble-s-messier-catalog

天文統籌
許浩強老師

Nothing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