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螈命 - 生態影像藝術展》觀後感:其實未螈
二零二四年五月 第一期
《一生螈命 – 生態影像藝術展》觀後感:其實未螈
在剛過去的4月5日至21日,在深水埗進行了一場特別的展覽:《一生螈命 – 生態影像藝術展》。這場展覽只以單一物種:香港瘰螈(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為主角,以相片、影片、繪畫、裝置等形式展現香港瘰螈這種兩棲動物的生命週期,同時展示這種動物(以及一眾野生動物)正面對的一項奪命威脅 – 路殺(Roadkill)。
撫心自問,筆者每次見到路殺,雖自覺又再在人類罪孽上多加了一筆帳,揪心的感覺卻逐次逐少減退;或許是啟動了自我心理的防衛機制,或是看太多了、感覺麻木了。謝謝策展團隊撼動了筆者,亦相信撼動了更廣大的市民大眾。
策展團隊能在短短一個多月內,以眾籌形式從超過500名熱心市民籌集到三十多萬資金,成功啟動免費入場的公眾展覽及路殺科學研究。姑勿論這次展覽引起的漣漪還可擴至多遠,或以後會否再出現這種由民間主導的保育行動,但觀乎這場展覧的相關報道、它社交媒體專頁(https://www.instagram.com/ohhknewt/)的追蹤人數增長速度、而及前往現場觀看展覽的人數,都展示了一種推行環境教育、開展保育行動的可能性。
又,面對生境斷裂、路殺的野生動物怎會只有香港瘰螈?這場展覽會否引起大眾對牠們的關注?香港瘰螈是否可成為保護傘(Umbrella species),保護其他面對相類境況的生物呢?且讓筆者引用觀眾留言冊中兩句:「從死看生」、「其實未螈」,似乎這次展覽的確讓人從香港瘰螈的死亡看到了微弱的希望。
生物科
陳錦江老師
延伸閱讀:
生境斷裂 Habitat Fragmentation
https://www.instagram.com/p/ChbBa-LPX0v/
生態彌償 – 生態廊道Ecological mitigation – Ecological corridor (wildlife corridor)
https://www.instagram.com/p/ChtSckwLX1V/
昔日特寫 – 香港瘰螈
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1705_2.html#gsc.tab=0
相關消息
特別的收集花粉技巧:蜂鳴授粉
二零二三年九月 第一期
特別的收集花粉技巧:蜂鳴授粉
在某個風和日麗的早上,筆者在郊遊徑上漫步,脫離一下城市急速繁忙的節奏,正要大口吸一下新鮮空氣之際,耳邊竟傳來一陣聲音⋯⋯
「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
這種聲音略為低沉,帶點節奏,習慣了在城市生活的筆者第一時間拿出手提電話查看,看看是誰一大清早打擾郊遊散步的雅興!殊不知,手機並沒有來電,亦沒有訊息通知,真奇怪⋯⋯
放目四周追蹤聲音來源,目光鎖定在一簇盛開的野牡丹之中。突然,聲音轉為高頻而且響亮,有一黑色物體從紫色花瓣中飛出來。哪是甚麼?原來是一隻木蜂!木蜂隨即找到了第二朵花降落,高頻的飛行聲音停止了。木蜂將整個頭投進花瓣裡去,我也不甘示弱靠近過去,只見木蜂抓著雄蕊,琥珀色的半透明翅膀左右高速振動。
「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
熟悉的低頻聲音再次出現!原來這種有節奏的聲音來自這隻木蜂!但為甚麼木蜂要花費體力振動翅膀,如此大費周章呢?若是要收集花粉,利用牠身上的毛髮去黏不就是很好的收集方法嗎?趁著木蜂還陶醉在花花世界中,我再仔細看看雄蕊上的花藥(即是花朵製造、儲存和發放花粉的部分),發現它末端有一個小孔(孔裂),酷似一個小水瓶。估計花粉就是經這個小孔釋放吧⋯⋯但開口如此窄,相信還要些外力協助才能有效發放花粉呢!難道木蜂振動翅膀就是為了協助花藥發放花粉?
查找資料,這種特別的技巧稱為「蜂鳴授粉(Buzz Pollination)」。要成功做出這種技巧的小動物必須有足夠的力量振動花藥,熊蜂、木蜂等大型蜂類便是當中的表表者了。多得有這些大力士,農夫栽種的蕃茄、辣椒、藍莓等作物才能收成。更有些農夫受到啟發,利用音叉等方法振動花藥,大幅提升授粉效率和控制收成期呢!
進階環境教育課程
陳錦江老師
參考資料: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23, “Shaking up pollination: Buzz around”. Retrieved on 13th Sept, 2023, from https://www.fao.org/pollination/resources/news/detail/en/c/274804/
蔡明憲,2023。城市養蜂 – 精選文章:熊蜂與木蜂。擷取於2023年9月13日,自https://urbanbeekeepingtw.weebly.com/2906634562332872640834562.html
相關消息
螞蟻的嫁妝
二零二三年一月 第三期
螞蟻的嫁妝
早陣子筆者和一班中五學生在可觀中心生態花園進行動物調查,其中一組學生在枯枝落葉堆找到一隻身體呈黑色,長約1厘米,具有翅膀的昆蟲。根據外觀初步辨認後,牠應該是一隻蟻科(Family Formicidae)的昆蟲,並正進行稱為「婚飛」(Nuptial flight)的繁殖行為。
正所謂「分飛萬里隔千山」…雖然此「分飛」不同彼「婚飛」,但蟻后婚飛時未至於隔千山,卻亦會飛行一段頗長的距離;務求遇上更多雄蟻進行交配,同時減低新建立的族群之間的競爭。
由於筆者對於蟻科昆蟲辨認不太在行,利用微距相機拍攝後便上載相片到iNaturalist,希望各路專家能協助辨認。拍攝期間,我發現這隻蟻的口器有一粉紅色團狀物體,表面披有白色粉末及細毛。這團粉紅色的物體在數小時的課堂中依然緊附於四處走動的蟻的口器上,毫無頭緒的我只好將相片一同上載。
時間過了數天,沒想到這個只有兩張相片的觀察記錄吸引了不少專家的注意!一番熱烈討論過後,專家們確認這隻黑色的蟻后為賓氏細長蟻(Tetraponera binghami),是一種於潮濕森林的竹桿上建巢的蟻。而最令人感到好奇的粉紅色團狀物體原來是一種粉介殼蟲(Chaetococcus sp.)!不少螞蟻和介殼蟲都有緊密的互利共生關係:介殼蟲吸食寄主植物的汁液為生,同時排出蜜露吸引螞蟻取食;而螞蟻為了保護食物來源,亦會驅逐其他獵食介殼蟲的動物,甚至於介殼蟲吸食汁液的地方建立族群。
而賓氏細長蟻的新蟻后更會於婚飛時帶上舊族群中的介殼蟲,在空中和雄蟻交配後,將介殼蟲放置到竹桿節間較脆弱的部分,讓介殼蟲快快吸取汁液產生蜜露,為自己提供食物,再建立新的族群!如此一來,這介殼蟲不就是新蟻后的「嫁妝」嗎?這行為多麼令人嘖嘖稱奇!
生物科老師
陳錦江
參考資料:
[1] AntWiki: Tetraponera binghami
Retrieved on 22th Nov 2022 on https://www.antwiki.org/wiki/Tetraponera_binghami
[2] iNaturalist: Tetraponera binghami
Retrieved on 22th Nov 2022 on https://www.inaturalist.org/observations/142271410
[3] W. Klein, D. Kovac, A. Schellerich and U. Maschwitz, 1992. Mealybug-carrying by swarming Queens of a Southeast Asian Bamboo-inhabiting Ant. Naturwissenschaften 79, 422- 423 (1992).
Retrieved on 22th Nov 2022 on https://www.antwiki.org/wiki/images/b/b6/Tetraponera_Mealybug-carrying_queens_Klein1992.pdf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趣談鳥類調查:調查隊的珍貴回憶
趣談鳥類調查:調查隊的珍貴回憶
上回談到一些筆者分析鳥類調查數據的己見,今回筆者嘗試跟大家輕鬆點,談一談調查中的辛酸珍貴回憶。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更早起的觀鳥者有鳥看。」為了配合雀鳥的作息時間,從而收集準確的數據,調查隊必須遵從調查時間的規定:繁殖鳥類調查 – 日出至早上10時正、冬季鳥類調查 – 早上7時正至11時正。由於有些調查地點較偏遠而且交通不便(如大帽山頂),調查隊需要提早出發以趕及在調查時間開始前到達;據筆者所知,甚至有些地點需要調查隊早一天在野外露營準備!
雖然進行鳥類調查要比早起的鳥兒更早起床,但參與這項計劃獲得的滿足感卻是超乎想像!當中最大收穫當然是加深了對大帽山的雀鳥生態的認識、為本地生態調查收集數據,但尋覓隱藏山徑可更為刺激!務求調查樣方內的各種主要生境,而且盡可能覆蓋最大面積,同事設計調查路線時別出心裁地尋找人跡罕至的山徑,在地圖上縱橫交錯的虛線中穿梭;一次考察走遍秘森、灌叢、竹林、草坡、石陣、廢村、墳地,實在平常不過。一邊挑戰體能與膽量,一邊記錄所見所聞的雀鳥,絕不簡單。儘有地圖協助,小徑路胚毫不起眼,路況亦千變萬化,暗藏危機;一不小心,行進之際被腳底枯葉濕泥暗算,摔個四腳朝天也是兵家常事。
可見要成為一位稱職的鳥類調查員,對雀鳥充分的認識、銳利的眼力、靈敏的耳朵、強壯靈活的身軀,實在缺一不可!這覆蓋全港約一千平方公里,接近一千次考察,耗費逾四千小時的全港大型雀鳥調查,就在這數年間,由香港觀鳥會職員及一眾熱心雀鳥保育的觀鳥者,一步一步地走出來了。
若各位讀者有興趣看看是次香港鳥類調查所得數據如何反映這二十多年來香港雀鳥生態的變化,可到香港觀鳥會網站了解更多。
生物科
陳錦江老師
延伸閱讀:
《全港唯一鳥類分布調查結果出爐 分布下跌的鳥種逾七成為開闊原野雀鳥 呼籲立即展開保育開闊原野環境》
https://cms.hkbws.org.hk/cms/join-us-tw/zh-tw/project-tw/resarch-and-conservation-tw/hk-bird-atlas-2020-tc
相關消息
趣談鳥類調查:可觀中心周邊數據分析
趣談鳥類調查:可觀中心周邊數據分析
「呼!終於完成調查了!」輸入最後一個雀鳥記錄,按下儲存;終於完成這個橫跨三個學年、歷時兩年的「香港鳥類分佈調查」。
香港觀鳥會推行「香港鳥類分佈調查2016-2019」,有三大目的:
- 為了識別具保育價值的鳥種和地點;
- 了解特定鳥種與生境的關係,及;
- 得知各鳥種的種群數量趨勢和各個生境的鳥種變化。
查找文獻,對上一次在香港本土進行有系統的全面鳥類調查:繁殖鳥類分布調查(1993-96年)及冬季鳥類分布調查(2001-05年),原來已經是十多二十年前的事了。感謝香港觀鳥會的邀請,可觀中心成為支持機構之一;筆者因此有機會跟隨一眾觀鳥高手同事參與這項香港觀鳥界盛事,實在與有榮焉。
可觀中心扎根於大帽山山腳,理所當然負責大帽山附近的樣方吧!可觀中心在這次的調查中負責15個樣方,主要圍繞著大帽山東北、東、東南、南、西南及西面,所經地方包括燕岩、四方山、禾秧山、妙高台、荃錦坳、川龍、白石橋⋯⋯由海拔150米走到全港之巔,15次考察歷時剛好兩年(可惜有5個樣方因時間關係只能進行冬季調查)。
可觀中心負責鳥類調查範圍(紫紅色)及附近地名一覽
根據香港觀鳥會制訂的調查方法,調查隊須於每個樣方進行繁殖鳥類分布調查及冬季鳥類分布調查各一次,以步行方式完成路線(每樣方耗時2小時),記錄其間目擊及聽到的鳥類物種及其數量(盡量避免重覆數算記錄)。繁殖鳥類分布調查須於3月中旬至7月中旬、日出至早上10時內進行;冬季鳥類分布調查須於12月至2月、早上7時至11時內進行。
樣方 | 附近地點 | 繁殖鳥類調查 | 冬季鳥類調查 | ||
物種數量 | *多樣性指數 | 物種數量 | *多樣性指數 | ||
1+2 | 燕岩 | – | – | 25 | 2.67 |
3 | 大帽山頂 | 15 | 2.26 | 14 | 1.57 |
4 | 大帽山頂 | 11 | 2.12 | 12 | 1.92 |
5+6 | 四方山 | – | – | 22 | 2.43 |
7 | 荃錦坳 | 15 | 2.45 | 14 | 2.05 |
8 | 荃錦坳 | 13 | 2.19 | 11 | 2.15 |
9+10 | 白石橋 | 22 | 2.67 | 38 | 3.08 |
11 | 川龍 | 33 | 2.83 | 30 | 3.07 |
12 | 芙蓉山 | 23 | 2.64 | 25 | 2.37 |
13+14 | 妙高台、禾秧山 | 23 | 2.32 | 22 | 2.89 |
15 | 南房肚 | – | – | 15 | 2.37 |
*多樣性指數以香農多樣性指數(Shannon’s Diversity Index)計算,數字越高代表該群落的多樣性越高。
比較一下數據,發現「大帽山頂附近、荃錦坳、芙蓉山(樣方3、4、7及12;以綠色方格顯示)繁殖季的雀鳥多樣性比冬季的豐富;而白石橋、川龍、妙高台、禾秧山(樣方9、10、11、13及14;以藍色方格顯示)則相反」。
這與筆者對雀鳥生態的認知:「香港冬候鳥眾多,因此一般來說本港冬季雀鳥多樣性會比繁殖季的豐富」有些出入。為解決衝突,更重要是滿足好奇心,筆者嘗試從生境類型、調查偏差(Survey bias)著手。
樣方3及4位處大帽山頂北坡,生境以高地草坡、灌叢為主;樣方7至14則位處較低海拔,生境大多數是林地。由於高地草坡於冬季受寒風吹襲,低溫不利生物生存,昆蟲、爬行類等動物亦不活躍,以此類生物為食的雀鳥有機會為尋求充足食糧在冬季向低海拔遷徙,以致該地冬季雀鳥多樣性下降。同時,於高地生活的雀鳥如高山短翅鶯、大草鶯等行跡隱匿,調查員很多時候只能在牠們發出交配嗚叫時得知牠們的存在,這項調查偏差亦有機會引致樣方3及4於繁殖季所記錄的物種數量較多。
可惜上述理由以乎未能解釋樣方7至14的結果。如果從生境類型出發,樣方7及12內有一大部分為紅膠木植林區;一般來說,本港早期的植林區主要栽種單一外來樹㮔,生物多樣性偏低。但當考慮到紅膠木花期(5至7月)跟這兩次繁殖季調查日期相近(樣方7:2018年4月6日;樣方12:2017年5月2日),會否有機會因紅膠木開花提供食物(花蜜或昆蟲)因而提升雀鳥多樣性呢?可惜礙於缺乏相關的目擊記錄及更多數據,所以暫時只能對此解釋抱懷疑態度。再者,氣溫、風速、日照等非生物因子亦會影響鳥類活躍程度;甚至生物的活動、以至能否被調查員偵測亦存在著很多變數。
要解開謎團,我們必須收集更多數據,必要時更可能需要檢視調查方法,例如記錄氣溫、風速等因子協助分析、連續數天進行考察,減低生物出現的隨機性影響。
生物科
陳錦江老師
參考資料:
- 香港生物多樣性訊息系統,2015。考察地點:大帽山。擷取於2020年9月23日,自http://www.nature.edu.hk/field_sites/tai-mo-shan
- 香港生物多樣性訊息系統,2015。考察地點:荃錦自然教育徑。擷取於2020年9月23日,自http://www.nature.edu.hk/field_sites/twisk-nature-trail
- 香港植物標本室,2018。紅膠木。擷取於2020年9月23日,自https://www.herbarium.gov.hk/subpages.aspx?id=3064
- 香港觀鳥會,2020。香港鳥類分布地圖2016-2019。擷取於2020年9月23日,自https://bit.ly/2R0c6Kj
相關消息
防止窗殺事件簿
防止窗殺事件簿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座落於大帽山山腳,位處次生林、植林區與荃灣市區之邊緣,同時鄰近大曹石澗。複雜的生境吸引了不少生物棲息;無論是較為適應城市環境的生物,或較偏好林區生活的生物,都有機會在可觀中心附近出現。
在生物多樣性較高的地方設置自然教育中心,最大的好處當然是便利了考察的進行,但壞處就是必然會對該處的生態造成干擾,其中一種最為常見的干擾就是窗殺(Bird Strike)了。
要知道雀鳥很多時候只依靠視覺決定飛行路線,當玻璃窗一塵不染,甚或反射林區的婆娑樹影時,牠們往往因不能辨識前方空間是否遭阻隔而直撞玻璃窗 。不幸地,可觀中心的玻璃窗亦成為了雀鳥的死亡陷阱。
以下列出近年於可觀中心發生的窗殺事件:
事發日期:2015年3月10日
事發地點:校董室玻璃窗
受影響物種及其狀況:綠翅金鳩(當場死亡)
事發日期:2016年5月11日
事發地點:辦公廳玻璃窗
受影響物種及其狀況:綠翅金鳩(當場死亡)
事發日期:2016年9月19日
事發地點:地下大堂玻璃門
受影響物種及其狀況:綠翅金鳩(當場死亡)
事發日期:2017年4月5日
事發地點:辦公廳玻璃窗
受影響物種及其狀況:綠翅金鳩(當場死亡)
事發日期:2017年6月19日
事發地點:二樓大堂玻璃門
受影響物種及其狀況:綠翅金鳩(當場死亡)
事發日期:2017年6月23日
事發地點:勤工館
受影響物種及其狀況:綠翅金鳩(於室內亂飛,及後自行飛離勤工館)
事發日期:2017年8月7日
事發地點:會議室玻璃窗
受影響物種及其狀況:懷疑鳩鴿科雀鳥(於玻璃窗留下撞擊痕跡後不見影踪)
事發日期:2018年2月14日
事發地點:兒樂坊玻璃窗
受影響物種及其狀況:綠翅金鳩(當場死亡)
由撞擊痕跡可見,綠翅金鳩是垂直撞擊玻璃窗的(Head-on collision),而且力量相當大,將羽毛上的油脂留在撞擊位置上。
除了窗殺事件外,同事亦曾發現有叉尾太陽鳥於玻璃窗前定翅飛行,並用喙部攻擊玻璃窗,似乎嘗試驅趕自身於玻璃窗中的反射影像。可見玻璃窗對於雀鳥的干擾實在相當明顯而嚴重。
由於中心的校董室、校長室、辦公廳及會議室的窗戶面向生態徑,在陽光照射下容易造成反射,相信較易釀成窗殺。筆者於2016年5月下旬集中在校董室至會議室的玻璃窗外貼上尺寸約30厘米乘30厘米的彩色本地猛禽照片,作為防止窗殺的測試 。為免過分遮蔽自然光,每張照片間距約1米。
相信細心的讀者已發現,即使貼上猛禽照片,辦公廳及會議室的玻璃窗分別於2017年4月5日及8月7日仍舊發生窗殺事件。似乎猛禽照片對於防止窗殺作用不大,甚至有增加悲劇發生頻率的嫌疑。
筆者及後參考香港中文大學本部圖書館新翼的「防止雀鳥撞擊玻璃」,於2017年10月下旬在校董室至會議室的玻璃窗外貼上白色小方格,每張貼紙尺寸約0.5厘米乘0.5厘米,間距約5厘米。
一年時間過去,除去兒樂坊的窗殺事件外,校董室至會議室的玻璃窗至今暫時仍未有窗殺事件出現。似乎與其增加遮蓋物的面積,或利用雀鳥懼怕的圖像,倒不如增加遮蓋物的密度,能更有效提升雀鳥辨識障礙物(玻璃窗)的機會,達致更佳的防止窗殺效果!
窗殺事件的發生一直是筆者心中的大石,希望日後情況能繼續改善,直至達致「零窗殺」吧!
生物科
陳錦江老師
延伸閱讀:
香港野生雀鳥保育關注組(Hong Kong Wild Bird Conservation Concern Group)- 香港「防窗殺及鳥撞」改善例子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47441844153769&type=3
「美國奧杜邦學會」 – 友善鳥類建築(The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 – BirdSafe Buildings)
http://mn.audubon.org/conservation/birdsafe-buildings
相關消息
「如何在香港小學課程推行環境教育活動」(二)
「如何在香港小學課程推行環境教育活動」(二)
上回筆者在《「如何在香港小學課程推行環境教育活動」(一)》中分享了香港高小學生在環境教育中的一些特性:「學生對周遭環境敏感度低」、「環境價值觀以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為主」、「知識-行為差異在高年級學生中較明顯」等。今次將繼續討論如何在香港小學推行環境教育活動,以及分享一些建議。
筆者於問卷調查結果中發現受訪學生對周遭環境敏感度低:即使每天上學經過樹蔭、放學後在公園休憩,他們仍會忽略樹木在市區協助調節氣溫的作用。若可在現時教材上加入更多本地及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例子,相信可有助增升學生對周遭環境的敏感度。
除此之外,當學生周遭的親友的行為與他們在課堂學習到的應有環保行為有落差時,隨之而來的失望容易讓學生產生對環境保育的無力感,亦有研究指出這種「無力感」是其中一種造成「知識-行為差異」的原因 (Bonnett & Williams, 1998)。筆者認為若能在課堂活動設計中加入「解難」和 「充權 (Empowerment)」的元素,相信能夠更有效裝備學生積極應對這種「無力感」。
無獨有偶,近年香港教育局積極推動「STEM教育」,加強學生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EDB, 2016)。當中「STEM」的「科學」部分當然亦包括一直以來環境教育所包含「了解環境的教育 (Educat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 」、環境科學的知識概念。
同時,跟據可觀中心進階環境教育課程的記錄,近年亦較多老師在選擇課題時偏向選擇一些強調「科學探究」、「解決難題」、「設計循環」等元素的課題;其中兩個比較受歡迎的課題是1「水知源」及「再生能源多面睇」,單於2016/2017年度就共逾1,200名學生參與這兩個課程。
這樣一來,我們何不配合學界需求,來個順水推舟:在環境教育中善用「STEM教育」的強項,加強學生綜合和應用環境科學中的知識及技能,培養學生創造、協作和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從而推展「為環境而教育 (Educ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 」 (HKFYG, 2017)!
總結一下,筆者建議在設計環境教育課程或活動時,可嘗試加入以下元素:
- 以本地或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環境教材作為引子;
- 提出情境及問題,讓學生透過「科學探究」及「設計循環」解決;
- 肯定並鼓勵學生實踐想法,必要時提供指導;
當然,環境教育當中還有很多筆者因篇幅所限沒在文中提及,但是十分重要的範疇,例如「在環境中學習的教育 (Education in the environment) 」、戶外體驗、情意教育等;事實上環境教育亦不是「環境問題教育」。筆者相信只要在課程設計上花些心思,這些範疇的學習經歷實可共冶一爐,以達致更有系統、更豐碩的學習成果 。
進階環境教育課程
陳錦江老師
註1:
整個「水知源」課程以認識日常用水及體驗簡單污水處理為主線:學生先收集清潔課室時產生的污水,利用不同的素材製作濾水器,並比較污水過濾前後的分別以測試濾水器的效能。
在「再生能源多面睇」中,學生需要製作手搖充電器,為振子馬達充電,最後透過振子馬達比賽比較各種能源(太陽能、風能及人力發電)的優點及限制。除了使用再生能源外,學生在過程中需要試用不同形狀、彈性及重量的材料,解決各種技術難題,以製作出能有效作賽的振子馬達。
參考資料:
Bonnett, M. & Williams, J. (199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primary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s 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28(2), pp. 159-174, DOI: 10.1080/0305764980280202
EDB, HKSAR Government (2016) Ongoing Renewal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 Focusing, Deepening and Sustaining: Updating the Science Education KLA Curriculum (P1 to S6). Retrieved on 31st December 2016 from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en/curriculum-development/renewal/PPT_SE%20KLA_E.pdf
HKFYG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2017) STEM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Retrieved on 23rd May 2017 from http://yrc.hkfyg.org.hk/files/yrc/Youth%20IDEAS/Education_Innovation/YouthIDEAS020_STEM%20Education%20in%20Primary%20Schools/YI020EI_FullReport.pdf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如何在香港小學課程推行環境教育活動」(一)
「如何在香港小學課程推行環境教育活動」(一)
在11月中旬,筆者與同事們有幸參與由港澳兒童教育國際協會及香港教育大學主辦的第八屆兩岸四地可持續教育論壇。論壇邀請了來自大陸、台灣、香港及澳門地區可持續教育及環境教育的專家學者及老師們就本屆探討主題:幼兒環境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水資源運用及廢物管理,分享研究成果及交流實務經驗。
筆者亦藉著是次寶貴的機會分享《如何在香港小學課程推行環境教育活動》,希望能與各位論壇參加者分享在香港小學教育的課程框架下推行環境教育活動的特色和經驗。
在現時小學常識科課程框架下,環境教育主要在學習範疇「人與環境」及「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下推行(課程發展處,2017)。*為了初步評估高小學生在「環境知識」(Environmental knowledge),「環保行為」(Environmental friendly behaviors)及「環境素養」(Environmental attitude)的表現,筆者在2017年2月至5月期間邀請了來自全港9間不同小學的493位9至12歲高小學生進行了一項自填式問卷調查,其中465位學生(及其學校與家長)願意參與調查,回應率約為94.32%。
調查發現隨著學生年齡增長,「環保行為」及「環境素養」均出現顯著下跌,而「環境知識」水平則沒有顯著變化;「知識-行為落差」隨學生年齡增長而擴闊(圖一)。除此之外,學生亦未能充分掌握某些概念,包括「核能並不屬於可再生能源」、「市區樹木能幫助減低城市氣溫」等。再者,人類中心主義如「人類擁有因自身需要而隨意改變大自然的權力」及「各種動植物是為了提供資源予人類使用而生存」亦在學生的「環境素養」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初步了解香港高小學生的特性後,下回筆者將繼續探討「如何在香港小學課程推行環境教育活動」。
進階環境教育課程
陳錦江老師
*註:
「環保行為」有8條題目,查問學生在日常生活各層面的環保行為習慣;
「環境知識」有 15條題目,以《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中「人與環境」第二學習階段的15項核心學習元素為基礎而設計;
「環境素養」有12條題目,參考由Dunlap及Van Liere於1978年發表的「新環境典範」 (New Environment Paradigm)而設計。
相關消息
輕功水上飄
輕功水上飄 - 水面上的太陽能板
相信讀者們看到標題都已經對本文主題略知一二了:今次要介紹的並不是電影《少林足球》中施展「輕功水上飄」的六師弟,而是早前鬧得熱哄哄的「浮動太陽能發電系統」。
根據環境局於2017年1月發布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政府計劃將本地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整體電力市場的比率,由現時的1-3%,於2030年提升至3-4%。雖說這種「提升」比起世界各國(如德國計劃在2020年將可再生能源的市場佔有率達至20%)實在是微不足道,但本港某些用電量較高的政府部門,如水務署、渠務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等,亦在近年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消費者委員會,2014;環境局,2017)。其中水務署更於2014年12月成為本港首個獲得「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認證」的政府部門。
筆者有幸在6月21日在水務署的安排下了解並參觀全港首個「浮動太陽能發電系統」試驗計劃。
根據水務署的講解,浮動太陽能板除了能夠提供電力外,亦能省卻土地資源、減低水分蒸發及藻類滋生。另外,由於水面的溫度較地面或天台穩定,浮動太陽能板比起安裝於地面或天台的太陽能板有更高的發電效率。
在選擇適合水塘作為試點時,工程師必須考慮水塘的水質、水面升降的幅度、太陽能板的座向、日照時間以及工程對生態和景觀的影響等多項因素。其中最具挑戰性的工程因素必然就是水面升降幅度;以石壁水塘為例,旱季與濕季的水面高度可相差12至13米!當然,選用的物料能否抵受天氣變化,以至長時間浸泡於水中,亦是今次計劃的重點。
當中試點計劃最受公眾關注的影響必定要算上工程以及太陽能板對水塘景觀的影響了。由圖片所見,浮動太陽能板設置於抽水站的旁邊、水塘較隱蔽的一角。如非特意尋找,相信亦不容易被人察覺;但日後大規模安裝浮動太陽能板對景觀的影響則需要更深入研究探討了。席上有人認為可繼續參考現時模式,盡量避開對景觀造成重大影響的位置;亦有人提議可利用模組化太陽能板的特點,造成不同形狀、製造地標。
現時水務署已於2017年2月在石壁水塘完成安裝首個系統,並計劃於同年9月在船灣淡水湖完成第二個系統。石壁水塘的試點計劃暫時只覆蓋全個水塘約0.1%的面積,每年約產生12萬度電(約為36戶家庭的年耗電量),只供給水塘內的抽水站使用,每年可節省約84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水務署,2017)。筆者相信這個項目能一方面減低全球暖化下不斷上升的蒸發率、保存淡水資源,另一方面減低公共服務的碳排放、減緩氣候變化;比起盲目地填湖起樓,應付不合理、不止息的需求,這種「一水兩用」的方法似乎更適合香港吧。
所謂「萬事起頭難」,但只要願景方向正確,相信從細處著手,總有一天能湊合各家成果,香港亦能為營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出一分力。來!是時候讓我們加速,追上世界的進度了!
進階環境教育課程
陳錦江老師
參考資料:
水務署,2017。浮動太陽能發電系統。擷取於2017年8月2日,自http://www.wsd.gov.hk/tc/home/climate-change/mitigating/floating-solar-power-system/index.html
消費者委員會,2014。《探索新路向 – 香港電力市場研究報告:報告撮要》。擷取於2017年8月2日,自https://www.consumer.org.hk/sites/consumer/files/competition_issues/20150205/summary_c.pdf
環境局,2017。《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擷取於2017年8月2日,自https://www.policyaddress.gov.hk/2017/sim/pdf/Leaflet_Climate.pdf
延伸閱讀: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7. China flips the switch on world’s biggest floating solar farm. Retrieved on 4th August 2017, from http://www.scmp.com/news/china/society/article/2096667/china-flips-switch-worlds-biggest-floating-solar-farm
星島日報,2017年。石壁水塘再生能源 太陽能發電自用。擷取於2017年8月4日,自https://hk.news.yahoo.com/%E7%9F%B3%E5%A3%81%E6%B0%B4%E5%A1%98%E5%86%8D%E7%94%9F%E8%83%BD%E6%BA%90-%E5%A4%AA%E9%99%BD%E8%83%BD%E7%99%BC%E9%9B%BB%E8%87%AA%E7%94%A8-221111255.html
鳳凰網安徽,2017年。西媒: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漂浮光伏电站 坐落安徽淮南水塘上。擷取於2017年8月2日,自http://ah.ifeng.com/a/20170612/5740740_0.shtml
相關消息
雙腿好似嘰啞
雙腿好似「嘰啞」*
可觀中心花園及生態徑不時都會出現令人驚喜的發現,這次同事在柚樹的樹幹上發現了比成蟲更為少見的龍眼雞幼蟲(Pyrops candelaria)。牠在幼蟲和成蟲階段的色彩大相徑庭:幼蟲時披上啡色外殼,加上扁平的身軀,伏在樹幹上施展接近完美的隱身術;成蟲時則換上色彩鮮豔的紅鼻子和綠簑衣,靜靜地在樹幹上享用樹汁。除了在外觀上的相異,幼蟲在行為上亦比成蟲更為謹慎、敏感得多;一旦發現危機,幼蟲就會使用天生的一雙「天殘腳」,颼然一彈,迅速遠離捕獵者。相信這也是為何幼蟲比成蟲較少被發現的原因之一。
由於上課關係,筆者有幸把龍眼雞幼蟲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一不留神,牠翻了個身,而鏡頭剛好對準了牠第三雙步足與身體連接的關節上。一點又一點深色的小刺在關節附近出現,筆者心想會不會是寄生生物呢?放大一看,這些小刺原來互相緊扣,根本是一組天衣無縫的齒輪。筆者即時回想起某日觀看的自然科學節目:節目中曾經提及蠟蟬如何在彈跳時確保雙腿同時用力以保持平衡。筆者立即於網上查找資料,原來蠟蟬幼蟲腿上的齒輪結構早於1957年被發現,但直至2013年才由英國劍橋大學神經生物學名譽教授馬爾科姆・布羅斯(Malcolm Burrows)及其團隊以高速攝影機及電子顯微鏡首次成功展示其齒輪結構的真正功能,更於同年獲著名科學期刊《科學》(Science)刊登(Burrows & Sutton, 2013)。
「舊聞真令人興奮!」(Old news is so exciting!)這句話通常用作揶揄一些不留意時事發展的人。儘管是舊聞,但筆者能夠親眼目睹這個神奇的齒輪結構,亦令筆者大開眼界!
不少生物亦會使用彈跳方式移動或躲避捕獵者,例如近年在本港相當普遍易見的廣翅蠟蟬(Racia sp.)亦會使用相同方法。牠又是否有相同的齒輪結構呢?幼蟲和成蟲又是否都有相同的結構呢?草蜢、跳蛛又使用甚麼彈跳機制呢?各位不妨嘗試一下尋找答案,可能有一天你就能夠發表另一篇影響深遠的研究報告,解答千古難題呢!
進階環境教育課程
陳錦江老師
參考資料:
- Burrows M. & Sutton G., 2013. Interacting Gears Synchronize Propulsive Leg Movements in a Jumping Insect. Science, Sept 13, 2013, Vol.341(6151), p.1254(3) DOI: 10.1126/science.1240284
- Bhanoo N., 2013. Gearlike Legs Propel a European Jumper. The New York Times, Sept 13, 2013. Retrived on Aug 30, 2016 at http://www.nytimes.com/2013/09/17/science/gearlike-legs-propel-a-european-jumper.html?_r=0
*註:「嘰啞」實為筆者以齒輪的英文翻譯「Gear」再作出二次音譯創作之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