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水門

汲水門

如果問連接市區與大嶼山的主要行車大橋的名稱是甚麼?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答是青馬大橋。但其實,青馬大橋只是香港8號幹線連接青衣及馬灣的一部分;另一座行車大橋則是連接馬灣至大嶼山的汲水門大橋。

汲水門大橋橫跨汲水門,連接馬灣及大嶼山青洲仔半島之間。據說此海峽原名「急水門」, 該處海灣因航道狹窄(航道只闊一百八十米)、水急浪高而得名。船隻航行此處,凶險非常,時有翻船意外。相傳當地村民特意在水道兩岸(馬灣的馬角咀及龍蝦灣、青洲仔半島的二轉等地)放置了三、四塊約兩米高的「鎮流碑」,用以鎮壓急湍的水流。之後此處更改名為「汲水門」,並於馬灣碼頭豎立刻有「馬灣汲水門」和「汲水無波」的牌坊。

雖然汲水門水急、道窄,但其位處於維多利亞海港西面,恰如位於東面的鯉魚門海峽,是船隻進出維港必經之路;所以,眾多挖泥船及大型貨運船都會途經此處。翻查紀錄,汲水門過往確常有撞船翻沉等事故發生。如:2002年3月12日一艘挖泥船與貨櫃船於汲水門相撞,挖泥船沉沒,導致一死七失蹤的海難事件。最終,海事處於2002年11月1日實施規例,將汲水門劃定為「特別區域」:「凡總長度超過10米的船隻,如沒有特別批准,一律不得從燈籠洲的西南面和東北面進入特別區域」,期望通過限制船隻數量和航道使用方向,以改善海上的安全程度。

另一方面,汲水門有利航運的地理位置,亦使其具有獨特的經濟價值。光緒二十三年(即1871年),清朝政府便選擇了馬灣成為其中一個海關稅廠,後名為「九龍關」。話說當時稅官為了檢查船隻往來徵稅,須建造一條小徑由西南邊的馬角咀通往北面的北灣,卻遭到路線途經的田寮村村民反對。經多輪商議後,村民最後以「借地」名義,准許稅官建造七英尺寬的小徑。此乃現時汲水門馬灣碼頭旁立有「九龍關」及「九龍關借地七英尺」兩塊石碑之由來。

汲水門的奇聞軼事,相當趣味盎然。

地理科

盧炳洪老師


稻米·農耕

稻米·農耕

筆者在帶領鄉郊考察活動時,常會問參與課程的學生:哪個立志將來成為農夫,以耕作農務為生?同學的反應,多是靜默無聲,有時甚至會報以冷笑。

香港目前作為金融經濟中心,第三產業當然成為主要的經濟活動。而城市人的財富亦多來自投資、物業利潤,實在很難想像過慣豐饒生活的城市人,會投進汗流浹背、望天打卦的農耕活動去。

回顧歷史,香港原身不單只是個出名的漁港,農業生產也相當繁盛。六十年代及以前,稻米更是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其中又以元朗、錦田一帶出產的「元朗絲苗」極負盛名。此帶為一洪氾平原,除了錦田河於每年雨季為農地帶來肥沃的沖積土壤之外;臨近后海灣的魚塘、蠔田亦為該區提供豐富養分的黏質塘泥,有充足的自然條件發展稻米種植活動。據說「元朗絲苗」形細身幼、入口軟滑、飯香撲鼻。

隨著香港經濟轉型,進行農業生產的勞動人口銳減;稻米糧食又多由泰國、澳洲等地入口,本土出產的稻米需求下降;近郊的農業用地亦被工業等城市活動所延伸蠶食。農業活動日漸息微,農戶多改以種植菜蔬為主。稻米種植差不多成為絕響。

不過,近來香港的農業活動有復蘇的迹象。報章亦不時報道有中產人仕毅然放棄高薪厚職重投農務工作,以種植為生。更有農戶矢志復種稻米,期望再次種植出「元朗絲苗」。長春社曾經於塱原亦大力推廣「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種植「生態米」,舉行「塱原收成節」、「塱原小農夫生態農業體驗活動」等,供市民一家大小親嚐插秧、收割、脫粒、搧穀等水田耕作的滋味。

其實,城市人的生活,壓力大、又被物質充斥,難得可以停下來,放下物慾追求,細味身邊四週優美的自然景象。

投入假日的農耕活動,不失為一個洗滌身心的休閒選擇。或許更會改變孩子們的價值觀,扭轉人生。

 

 

 

地理科

盧炳洪老師

以好奇之名

鳥有相似

格林尼治平時

輕功水上飄

清理海底垃圾

香港製造


龍城.天際

龍城.天際

筆者前兩次文章曾談及「天際線」的話題,指出每個城市均具有獨特的「天際線」外觀,從其中更可看出該城市的都市發展概況。

香港現時共分為18個地區,各區內的「天際線」亦反映出各自的發展情況;當中,近年轉變最大的「天際線」,相信應該是九龍城區了。

九龍城區其實分:紅磡、土瓜灣、龍塘(九龍城及九龍塘)和何文田等四區。當然,筆者所指「天際線」轉變最大的是集中於九龍城範圍之內。

於1920年代,香港舊機場——啟德機場——落成於九龍城側、臨海之處,區內的發展就與香港航運息息相關。樓宇高度的限制自然是首當其衝。現時區內所見舊樓,全都是約10層的高度,就是要配合當時機場飛機升降的安全因素所致。不過,隨著機場於1998年搬至赤鱲角後,區內的樓宇高度限制亦獲放寬。加上鄰近位置涉及兩項十大建設計劃——沙中線鐵路及啟德發展計劃,這個舊區皆成為地產商爭相發展之地。然而,舊區發展往往面對收樓、收地的困難,因此,大規範的發展鮮有出現;單幢式獨立的私人樓宇卻散落於區內,致使此區「天際線」外觀稍有兀突之貌。

九龍城因著舊機場的地利優勢,歷年來發展成美食薈萃、文化色彩濃厚的地區,世界聞名。政府若對區內活化、重建及樓宇發展規劃得宜,定能使九龍城繼續保持為香港旅遊的重要景點之美譽。

地理科

盧炳洪老師

以好奇之名

鳥有相似

格林尼治平時

輕功水上飄

清理海底垃圾

香港製造


磁北、正北

磁北、正北

地圖閱讀是地理科其中一個重要課題。但無論是否修讀地理科,相信地圖閱讀應是一般人該具備的技巧之一。在日常生活、工作或旅遊,懂得運用地圖及使用指南針,都是無往而不利。

但原來我們通過一般指南針所指示的北方——「磁北」,與地球上真正的北方——「正北」——是有所偏差的。這個偏差的現象是由於指南針內的浮針是受著地球內部導電物質的運動所產生的「地磁」影響,而這些物質的運動又會令「地磁」隨著時間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因此,「磁北」與地理上或地圖上所展示的「正北」是不盡相同的。

「磁北」與「正北」偏差所形成的角度,稱為「磁偏角」。低緯度地區的「磁偏角」會較高緯度地區的為低。就以香港為例,今年3月31日的「磁偏角」是2度25分以西的偏差;而同日於冰島的「磁偏角」則是13度55分以西的偏差。

另外,地球內「地磁」的磁極方向並非永恆不變的。這現象可以由海底的山脈——「中洋脊」兩旁排列的岩石帶所證明。地殼運動中溢出的岩漿會含有磁性礦物,而當岩漿冷卻時磁性礦物的磁極會循當時的「地磁」磁極方向排列。地質學家就是從這些紀錄發現出「地磁」磁極變化的現象,稱之為「地磁異常」。若然岩石帶的南北極和現在的南北極排列方向相同的,稱為「正異常」;相反的則稱為「負異常」。這些證據亦有助地理學上「海底擴張學說」的解說。

因此,若然我們要找出「正北」的方向,就不能依靠指南針;而要藉著天上星體位置——例如「北極星」——的幫助了。

 

地理科

盧炳洪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