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心園木化石公園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 第一期

如心園木化石公園

最近在香港東北面的赤洲發現了恐龍骨骼化石,引起一連串的化石熱潮。按報道,自化石於香港文物探知館展示,短短六日之間,已吸引到5,600人次參觀,可見市民對化石的興趣著實濃厚。

化石是遠古時代的生物被沙泥或火山灰所掩埋,與沉積物一同經高壓、高溫固化成石質,因此可以保存至今,成為生物進化、地質歷史的重要痕跡和憑據。

我們常常接觸的化石,多數以動物為主,例如:恐龍、三葉蟲、菊石等;其實,植物的化石也並不罕見,木化石就是一個例子。

木化石

 

世界各地均有以木化石為主題的博物館,內地位於北京的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印度的蒂魯瓦卡賴國家木化石公園(National Fossil Wood Park, Tiruvakkarai, India)、位於美國加州的卡利斯托加木化石森林(Petrified Forest, Calistoga, California, USA)等,均藏品豐富。

根據資料,全世界最長的木化石是藏於泰國班德(Ban Tak, Thailand),約72米長;而我國最長的木化石也達56米,位於新疆奇台縣。

市民如欲一睹木化石的風采,不用走訪遠地,可以到荃灣的「如心園」木化石公園一遊。

「如心園」位於楊屋道如心廣場旁,鄰近荃灣西港鐵站,是華懋集團銳意打造成全亞洲擁有最大規模木化石的城市公園。公園於2023年啟用,園區廣濶,佔地約七萬平方英呎;園內展示的大型木化石展品,可追溯至上新世時代(260萬至530萬年前),均為華懋集團已故主席龔如心女士的珍藏,其中包括分別長達30米、直徑約一米的原條木化石——「日石」,和長達20米的「月石」,展品總數超過290件,彌足珍貴。

日石

 

公園除了戶外的大規模木化石展區,還設有室內的「木化石體驗館」。兩層的體驗館共分為十六個展區,提供與木化石和地質歷史的相關資訊和展品,知識量極高。如:確定木化石年歲的方法、香港何處可以找到木化石、木化石研究的最新技術等等。其中一個展區更展示岩石和木化石的薄切片在高倍數顯微鏡下的結構影像,可以清晰見到木化石的導管、管胞、木射線及結晶結構,色彩繽紛,儼然一幅幅的藝術作品。

顯微鏡下岩石薄切片影像

 

園方亦設有導賞團、親子工作坊、聲光匯演等活動,一家大小在園內足以消閒大半天。

政府最近大力推動「香港無處不旅遊」,於假日除了往郊外秋遊之外,位於城市的「如心園」木化石公園正好為市民提供多一個難得的旅遊景點。

 

 

地理科老師

盧炳洪


認住呢條魚骨——廚餘處理

二零二四年四月 第一期

認住呢條魚骨——廚餘處理

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垃圾徵費)是目前城中熱話之一。政府引入此制度是想藉此作為「減廢政策」的重點工具,祈盼社會各界、香港市民能夠珍惜資源,實踐源頭減廢及乾淨回收,以舒緩目前龐大的垃圾棄置量的問題。

為配合「減廢政策」的推展,環保署一直推出多項措施,而一般市民大眾除了關心「徵費制度」如何落實外,相信日常生活所產生的廚餘處理會是更貼身的議題。根據環保署資料,現時香港每天產生約3,584公噸廚餘,其中三成來自工商業,其餘七成來自家居,可見如何消減家居廚餘確是政策成效的關鍵之一。

環保署早於2012年就成立了「惜食香港督導委員會」,主力推動社區關注香港廚餘管理的問題。在工商界層面,委員會大力推行「惜食約章」及「咪嘥嘢食店」計劃,鼓勵商戶採取措拖與顧客共同從源頭減少廚餘,培養市民的「惜食、減廢」文化。

而在家居方面,署方積極推展「廚餘收集先導計劃」及建立「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 PARK 1)」,在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放置「智能廚餘回收桶」,回收家居廚餘,再運往「O PARK 1」進行「轉廢為能」。

「智能廚餘回收桶」與一般紫色的回收桶一樣,桶上印有一條魚骨的圖案,不過「智能廚餘回收桶」具備物聯網功能,當桶內廚餘達七成滿,系統會自動通知清潔人員更換內桶,因此每個廚餘桶大致可供最少500個住戶使用。

按環保署資料,目前全港約七成(149條)公共屋邨已安裝527部「智能廚餘回收桶」,而私人住宅樓宇的回收桶亦達109個。署方估計到2024/25財政年度,回收桶的數量將增至逾300個,大大提升回收的成效。雖然報章上近日有報道指出部分回收桶出現爆滿或機件故障,但署方已回覆此情況只屬少數,逾99%廚餘桶仍運作正常。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 PARK 1)」位於大嶼山小蠔灣,於2018年投入服務。回收中心採用「厭氧分解技術(anaerobic digestion technology)將廚餘轉化為生物氣(biogas)以作發電,供中心內的機器設備使用;而過程中產生的殘餘物亦可轉為堆肥,作農業肥料之用(中心內設有農場——O Farm,更僱了農夫示範以堆肥種植的效用)。目前中心每日可以處理約200公噸的廚餘,第二期「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 PARK 2)」亦已在新界北區的沙嶺興建中,預計於本年內啟用,屆時可處理多達300公噸廚餘。

除了「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 PARK )」外,環保署於大埔及沙田污水處理廠亦設有「廚餘 / 污泥共厭氧消化試驗計劃」,分別每日可處理50公噸廚餘。因此,整體設施的廚餘總處理量達每日600公噸。

雖然這個數字跟香港每天廚餘生產量仍有一段距離,但千里之行,始終足下,源頭減廢始終是處理固體廢物的不二之法,就讓我們身體力行,為環境保育負上一份責任和付出一分貢獻!

 

地理科老師

盧炳洪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 PARK 1)」模型

 

將廚餘轉化為生物氣的厭氧缸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 PARK 1)」內的農場——O Farm,以殘餘物生產的堆肥種植園

 

公共屋邨內的「智能廚餘回收桶」

 

 

參考資料:

  1. 香港減廢網站 https://www.wastereduction.gov.hk/zh-hk
  2.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 PARK1 ) https://www.opark.gov.hk/tc/index.php
  3. 香港環境保護署 https://www.epd.gov.hk/epd/tc_chi/environmentinhk/waste/prob_solutions/food_waste_challenge.html#Food%20Waste%20Collection


課程資料(2024-25)

01 地理科課程簡介會:《文件》

02 課程指引:《文件》

03 校園環境友善措施:《文件》

04 訂購午膳:《文件》(飯單只供參考,學校可自行安排)

05 都市考察裝備建議:《文件》

06 郊外考察裝備建議:《文件》

07 旅遊巴士報價:《文件》


都市澤國

二零二三年八月 第二期

都市澤國

全球氣候變化,天氣變得異常。國內近月來暴雨成災,加上月初超強颱風杜蘇芮吹襲,華北廣泛地區遭受洪水威脅。

香港以往亦有洪水泛濫、街道水浸的情況。2005年6月24日,在紅色暴雨警告及天文大潮的影響下,港島中西區就出現嚴重的水浸現象:上環永樂街水深達一米之高,街內的海味店損失慘重;西環士美非路的洪水更令到一輛汽車被沖至一百八十度旋轉,與其他車輛碰撞,幸無造成人命傷亡。

都市的內城區於早期發展,渠務設計未能顧及發展的需要,處理排水的能力和效能往往不足以應付迅速的都市擴展。另外,市郊位置亦因著都市延伸的發展地區面積擴大,原先具備儲水、滲水能力的土壤地面被混凝土所取締,每當有大雨降水出現,地面徑流急劇增加,若渠道排水量應付不來,水浸的場面常常出現。根據網上的資料,香港天文台於2001年曾發出10次的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生效日數有12日之多;2021年同樣發出共10次的水浸警告。由此可見,渠務設施的規劃是急不容緩。

渠務署於處理香港各區水浸情況及風險上,採取了全面的防洪策略。包括建造新的排水工程、改善現有的排水系統,設施所制定的規格達到海外主要城市的防洪標準;亦根據《土地排水條例》設立排水事務監督,處理新發展土地項目對排水系統的影響及確保雨水排放系統運作暢順等等。

尤於長遠改善措拖的方案上,署方著實下了很多功夫。

郊區的治河工程,將泛濫風險高的河流,如深圳河、梧桐河等的河道拉直、擴濶、挖深,以增加河道的容量來應付極端的徑流情況,使鄉郊地區的水浸風險大大降低。同時,署方亦推行鄉村防洪計劃,為位處低窪的村落建設防洪的堤堰,保護村落不受到水浸的威脅,如元朗的壆圍、馬田村等。

至於市區方面,因著道路下面已滿佈大量的公用設施,路面上又樓宇密集、交通繁忙,要新建排水系統有著現實的困難。故此,署方採用了建設雨水排放隧道及蓄洪池的方案來達到排洪的效果。目前運作的雨水排放隧道共有四條,包括啟德雨水轉運計劃、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荃灣雨水排放隧道及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而蓄洪池則有大坑東蓄洪計劃、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和上環蓄洪計劃,以解決旺角、跑馬地、灣仔及中上環地區過往的水浸問題。

以上種種措拖如能發揮效用,應可紓緩低窪位置再成澤國的處境,以往在雨季常常面對水患的地區居民,亦可鬆一口氣吧!

 

 

 

地理科老師

盧炳洪


廣東道

二零二三年一月 第一期

廣東道

新年快樂!

以往每逢聖誕平安夜、元旦除夕,廣東道都有倒數活動,熱鬧非常!如同美國紐約的時代廣場倒數一樣盛大。

廣東道給人的印象,可能就是節慶活動、名店林立、高檔消費品的集中地。你可知道原來廣東道還有很多的面貌呢?

廣東道全長三公里多,由尖沙咀開始,一直延伸至太子,與荔枝角道相接為止。而整條道路並不是由頭連貫到尾,而是被分拆成大概四段道路:(一)尖沙咀天星碼頭至渡船街、(二)佐敦道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至眾坊街、(三)東莞街至石龍街油麻地果欄、及(四)窩打老道至荔枝角道,一共橫跨尖沙咀、油麻地和旺角三個地區。

第一段是大家最熟悉的名店區,西九文化區的戲曲中心亦坐落其中;第二段是玉器店的集中地,雖然部分玉器店已搬到甘肅街的玉器市場之內,但仍有近百的批發商留在這裡;第三段只是一段約五十米的短街,南接駿發花園、北達油麻地果欄——果欄極具傳統墟市特色,且集生果批發和零售於一身,全盛時期共有三百多間果欄店舖聚集於此;第四段則與五金、電器、建材相關,油麻地窩打老道至旺角山東街這段多集中五金、電器,而旺角道至荔枝角道就以木材、天花建材為主。這兩段之間的廣東道卻是兩旁整齊的街市排檔,以販賣生果為主;每當華燈初上,這裡小販高嚷叫賣之聲此起彼落,星斗市民爭相揀選平價生果,滿溢著草根民生的氛圍。

四段廣東道的商店檔次、種類極盡不同,卻都各從其類,集聚經濟效益之現象清晰可見。大家平常逛街之時,不妨多留意兩旁的店舖特色,或許也會發現很多有趣之事。

 

 

地理科老師

盧炳洪


降雨、降溫

降雨、降溫

香港近年的夏天愈來愈熱,有時再遇上低壓高濕的天氣,確叫人翳熱難耐,不少人心裡都盼望下場大雨,給我們散散熱,消消暑。

降雨能將氣溫下降,主要是因為水點將周遭的熱能吸收,一來可降低溫度,二來亦有助其蒸發過程。

就以2010年7月28日作例子。當日下午香港受到一道強烈雷雨帶影響,天文台於下午2時30分發出黃雨警告,45分鐘後改發紅雨警告,再20分鐘後更轉發黑雨警告。在短短65分鐘內,香港經歷了三種暴雨警告。期間香港的溫度,亦急劇下降。

自本中心的天氣自動監測站資料所得,當日上午11時至下午2時間的溫度,大致維持於攝氏27至28度之間。但當暴雨臨至,溫度即急降至約24度,於5時更錄得只有23.5度的溫度,相差達攝氏4度之多。從晚上6時起,雨勢減弱並於7時後再未有錄得雨量記錄,而溫度方面即隨之提高,至翌晨7時回升至攝氏27度。除此之外,從「降雨速率記錄」所見,當日早上7時30分、中午12時、及近下午2時許,本中心都錄得降雨的記錄,而在「氣溫記錄」的相同時間上,亦顯示出溫度下降的記錄。

由此足見,降雨對氣溫調節的重要性。降水現象於吸收及釋放潛熱等過程,具調節氣候之功能,亦是維持全球熱平衡的重要機制之一。從此,又見一斑。

地理科

盧炳洪老師


啟德發展區

啟德發展區

觀塘區經歷不斷的變化,不單原先的工業區發展成商貿區、裕民坊亦已進行大規模的重建;其實這些轉變都是屬於政府銳意發展的一個規劃項目——「起動九龍東」計劃,期望九龍東能成為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以支持香港的經濟增長和加強香港在全球的競爭力。

「九龍東」包括觀塘商貿區、九龍灣商貿區和啟德機場舊址。

三個區域中,觀塘和九龍灣商貿區主要是著重於改建及重建的發展模式。觀塘和九龍灣的工業區在香港製造業興旺發展的時期均肩負著重要的角色,但隨著工業北移、經濟轉型,區內原有的工業大廈和設施已不再符合現時發展的需要,同時香港金融業及服務業的急速發展對優質商業辦公室大樓的需求亦大大增加。「起動九龍東」的計劃正集中於改變區內原有的土地用途、活化工廈、輔以改善區內及區外的交通連繫、及增設相關基建設施,讓兩區能成為充滿經濟活力、易行流動的新社區。

自香港國際機場搬至赤鱲角,啟德機場舊址騰空了大約320公頃的土地。這片土地,無固有建築物的限制,具相當的發展空間。因此,當中除了提供商業或辦公室用地外,亦包含政府用地、公營及私營房屋、國際郵輪碼頭、體育及旅遊設施等,發展極為多元化。

這個龐大的發展計劃,於興建時工地佈滿大型起重機、建築天秤、鋼鐵樁柱等,蔚為奇觀。

香港由一條小漁村發展至今,中環一直發揮著商業中心區的功能,「九龍東」能否成為香港第二個商業核心區,就要拭目以待了。

不過,如果這個項目真的發展成功的話,位於西面的荃灣又會否有機會發展成為「第三個商業核心區」呢?

地理科老師

盧炳洪


「山竹」痕跡

「山竹」痕跡

超強颱風「山竹」九月中吹襲香港。二零一八年九月十六日香港天文台發出十號強風信號,期間颱風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力達每小時195公里,較二零一七年八月的另一超強颱風「天鴿」還要高出每小時10公里。雖然政府有關部門早已提醒市民作出準備,各方亦嚴陣以待,但其影響還是超出預期。無論在都市抑或郊外,塌樹處處,設施被毀,傷痕累累。

樹木及設施以外,海岸地區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具大的風力使得海浪能量增大;波濤洶湧,吞噬臨海的低畦地帶。杏花邨等地區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其實,這具大的能量對自然海岸同樣造成影響。

颱風過後,筆者曾到烏溪沙的渡頭灣及深井的麗都灣觀察。兩處海邊平常的沉積物體積較小,但現在卻可見一條礫石帶,顯示出一直潛藏在近岸體積較大的沉積物亦被沖至岸邊沉積。另外,筆者到大埔馬屎洲,不單只在岸邊叢生的黃槿被吹倒,連先前怪石嶙峋的岩岸,也被大量的貝殼沉積物填平了,部分的地質景觀已被埋藏在貝殼之下。

若不是異常的波浪能量,這些重量較大、數量較多的沉積物,應該沒有機會在海岸上堆積起來。同樣地,這些沉積物在正常的自然環境下,應該會繼續維持在現有地點,很少機會被帶回海中。即是,原有的地貌將不易復原。

似乎,「山竹」造成的痕跡,將會繼續提醒我們大自然的威力。

地理科老師

盧炳洪


向左轉、向右轉

向左轉、向右轉

踏入七月,又是颱風襲港的季節。

颱風是一個低氣壓氣旋。氣流會由外圍氣壓較高的位置,四方八面的流向中心,狀似一個漩渦。

在北半球,氣流是以逆時針方向流入低氣壓中心;而在南半球則剛剛相反,會以順時針方向流入中心。

這種氣流以不同方向流動的現象,是受到「科里奧利力」的影響。

地球由西向東自轉的圓形運動,致使不同緯度地區的角速度不同,繼而會產生一道力量,使地球表面向不同緯度地區移動的物件偏離原定的直線路徑。在北半球,物件最終會偏向右轉;相反,在南半球則偏向左轉。因此,在北半球氣流會以逆時針方向旋入中心;而在南半球則反之。

「科里奧利力」同時亦解釋了「行星風系」於南北半球不同的轉向的原因。

網上也不時流傳一些實驗,引證以上的理論。例如,有人在赤度位置的國家,於赤度線上及其南北位置,發現水流進盛器底部出口時,會出現不同方向的轉動。又或有人指出洗手盆去水及馬桶沖水的方向,於南北半球亦各有所異。

筆者早前曾到南半球的澳洲墨爾本,興之所至便做起這個實驗來。筆者於浴缸中放些水,然後觀察其去水的旋轉方向。三次實驗中,有一次是順時針方向、另外兩次則是逆時針方向。結果不一致,亦不十分符合理論。

當然,筆者的實驗並不科學化:實驗的次數不足、實驗的結果也受到很多因素左右;筆者回港後亦未有重複實驗在北半球的實際情況等等。筆者只是閒著無聊,找找樂子吧。

不過,看官如有興趣,不妨親身嘗試一下,又或在網上搜索一番。試試找出究竟「科里奧利力」是否能夠應用在這些日常生活例子上?而網上流傳的實驗,又是否真確無誤?

地理科老師

盧炳洪


湖泊與潮汐

湖泊與潮汐

曾經有人問筆者:究竟湖泊有沒有潮汐的現象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瞭解海洋潮汐的成因。

我們每逢到海邊遊玩抑或考察,都會留意到海水漲退的現象。潮汐現象每天都會發生。有時一天裡會有兩次潮漲、兩次潮退;有時則各自只得一次。而潮汐的現象,主要是因為海水受到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所產生。

地球表面大致上有百分之七十的地方被海水覆蓋。由於萬有引力的關係,海洋這個巨大、流動的水體會被地球地心的引力所吸著、拉著,因而不致於漂浮在大氣之中。如果地球四週沒有其他天體的話,海水就單單被地心吸著,平均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像一個圓形的球體外圍一樣。不過,由於地球位於太陽系當中; 因此,最接近地球的天體--月球,和體積、質量龐大的太陽同樣會對海水產生一定的吸力、引力,繼而令到地面海水的分布形態改變成橢圓形。隨著地球、月球的自轉以及公轉的軌跡,月球及太陽對海洋水體的吸力會隨之改變,因而形成了海水的漲退情況。

每當地球、月球移動到與太陽同一直線上,這時月球及太陽兩個天體對海水的吸力產生累増的效果,海水的漲退幅度亦相對增大,形成了「天文大潮」的現象。所以,「天文大潮」多出現於月朔、月望之日,即農曆的初一及十五左右。

那麼,究竟湖泊會有潮汐嗎?理論上,湖泊的水體當然亦會受到前文所述的引力作用所影響。不過,潮汐的程度應與水體的容積成正比;湖泊的水體容積始終沒有海洋的大,因此,所受引力的影響亦未必明顯可見,甚或不易為人所察覺。

地理科老師

盧炳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