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之路—航行者們

行星之路—航行者們

圖中的行星特寫以可觀50cm口徑望遠鏡以相同的放大率拍攝的四大行星

觀察天空可以發現太陽系主要行星皆落在黃道附近運行。這些行星的軌跡涵蓋的範圍稱為黃道帶。隨著太陽系形成,太陽以外大部分物質都集中在一盤面以相同方向繞太陽運行,較大的行星亦於此形成,因此我們可以沿上圖紅線—黃道觀察太陽系的行星。

天文學家數十年前計算太空船的軌跡及上述行星排列位置,成功把握難得一遇的機會發射探測器,得以借助行星引力,一次過到訪這四大行星。

探測器航行者1、2號的路線(credit: NASA)

愛德華.史東 (Edward C Stone)教授領導航行者(Voyagers)項目在過去四十年間,不單改變我們對四顆巨行星和外太陽系的了解,航行者持續運作並開展了探索星際空間的任務。

他因此獲得2019年邵逸夫天文學獎,訪港領獎並舉行公眾講座。

延伸閱讀
Voyager
https://voyager.jpl.nasa.gov/

Edward C Stone | The Shaw Prize – 愛德華.史東 | 邵逸夫獎
https://www.shawprize.org/laureates/astronomy/2019

 

天文導師
曾展鈞

是糞還是泥?

繭蜂 班鳳蝶 幼蟲

蜂終蝶影

飛天蠄蟧?

冬日之花

磁北、正北

昔日特寫


用廣東話講天文

用廣東話講天文

喺香港89% 嘅人日常使用廣東話溝通,95% 嘅人識廣東話,所以喺日常教學同埋對公眾介紹天文嗰時,順理成章絕大部分時間都係用廣東話 。雖然廣東話同音字嘅情況比普通話少,但係當使用廣東話講天文嘅時候有冇留意到有啲字嘅讀音係需要特別小心嘅呢?

 

「恆(hang4)」同「行(hang4)」呢兩個字讀音相同但係出嚟嘅意思就非常之唔同喇 。 恆星係好似太陽咁樣會自己發光嘅天體,而行星係圍住恆星公轉又唔會發光嘅星球。當聽嗰時無上文下理嘅時候就有機會將佢哋兩者混淆。有時我哋都會將行字讀成haang4發音,令到兩個字嘅發音冇咁相似,聽眾就比較容易分辨清楚。

 

「彗」可以讀成wai6(音:慧)或seoi6(音:瑞)。如果讀成「彗(wai6)星」就會同「衛(wai6)星」同音,造成混亂。「彗星」係太陽系裡面一啲夾雜冰雪砂石而成嘅小天體,當佢哋運行至接近太陽時表面會受熱昇華,物質散發到太空,形成彗髮、彗尾。而「衛星」係圍繞行星運行嘅天體,為免運淆,我哋多數會講成「彗(seoi6)星」,例如:「哈雷彗(seoi6)星」、「人造衛(wai6)星」,就可以憑讀音分辨。

 

有啲情況就會喺天文學上面用一個比較少見嘅讀音 , 例如中國星官中二十八宿嘅「宿」,會讀成sau3(音:秀)。「參宿」—二十八宿其中之一, 有人讀成cam1 suk1(音:摻叔),查閱《漢語多功能字庫》則讀成sam1 sau3(音:森秀)。呢啲情況好多時同呢啲字古代嘅來源同埋讀音流傳落嚟有關。(有指「森秀」呢個讀音未符合字義,唔係正確讀音。筆者翻查文獻仲未搵到確切答案,本文沿用《漢語多功能字庫》提供嘅讀音)

 

廣東話作為我哋日常使用嘅語言之外,亦都保留咗較多唐宋時期嘅中古音同古代用詞,有時用廣東話朗讀中國古代天文記錄或者詩詞歌賦都相當有趣。有興趣嘅話不妨查下一啲字嘅來源同讀音,話唔定都會有啲得意嘅發現。

 

 

參考資料:

香港中文大學人文電算研究中心,2014。《漢語多功能字庫》。 [線上]
擷取自: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 [存取日期: 15 6 2018]。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2018。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的結果。 [線上]
擷取自: https://www.bycensus2016.gov.hk/tc/bc-index.html [存取日期: 15 6 2018]。

 

天文導師
曾展鈞


2022年11月8日 月全食

2022年11月8日 月全食


天象簡介:

本次月食將於11月8日傍晚發生,月食由月出前16:00開始,本港可以觀測到從偏食階段起的過程,未能目睹半影食始至初虧階段。
是次月食的食分為1.36(食分少於1為偏食,等於或大於1為全食,食分越大,全食時間越長)。月亮在17:37在東北偏東地平帶食而出,18:16全食開始,到19:42生光,全食時間達1小時26分鐘。偏食在20:49復圓結束,21:58半影食終。

另外,該夜月全食期間,將發生月掩天王星,預測月球在全食至偏食期間(18:58-19:47)運行至地球至天王星之間,遮掩天王星。詳情可瀏覽>香港太空館網頁<。

11月8日月食的時刻及方位

月食階段

時間

方向/方位角/仰角

半影食始 16:00 地平線以下/香港不能見
初虧 17:08 地平線以下/香港不能見
月出 17:37 東北偏東/72°/-1°
日落 17:43 西南偏西/252°/-1°
食既 18:16 東北偏東/75°/8°
食甚 18:59 東/79°/17°
生光 19:42 東/82°/27°
復圓 20:49 東/87°/42°
半影食終 21:58 東/93°/58°

 

2022年11月8日 月食示意圖

是次月食在的中、北太平洋及北極可見整個過程,而亞太地區及美洲亦可見部分過程。

觀測小貼士:

是次月食的現象只需用肉眼觀測已清晰可見,但前段接近地面及天空較亮時會較難觀測。以簡單的儀器輔助,例如放大7至10倍的雙筒望遠鏡等,可看到更加清晰的月球影像。若是用小型的天文望遠鏡放大20倍或以上作觀測,便更能夠看到月面上的地形進出地影的情況。 整個過程在東北偏東地平線至東方仰角58°之間發生,要這方向視線沒有遮擋的地方才可以看得到。如有興趣拍攝,可參考拍攝小貼士
由於天王星亮度難以用肉眼觀察,在月全食期間,月光的影響大幅減少,使用小型望遠鏡有機會觀看月掩天王星前後的一刻。

2022年11月8日 香港月全食期間月球的仰角及方位角示意圖


相關資料:

觀星禮儀:

1. 不可用閃光燈拍照,更切勿用電筒照向別人眼睛、相機或望遠鏡
人的瞳孔會在黑暗中擴張,如果突然以強光照射眼睛,不但令人感到不適,更會使人看不見較暗的星星和路面。夜空中暗弱的天體需要以長時間曝光來拍攝,使用閃光燈不單絕對無效,更會影響他人。

2. 使用紅色電筒照明
觀星時用紅色電筒照明。人眼對紅光較不敏感,在不明亮的紅光下瞳孔仍會保持擴張,因此在照明時請使用紅色的小燈,或用紅色玻璃紙/紅布/膠袋覆蓋電筒,令電筒發出來的光變成紅色,簡單有效。

3. 避免踢動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
觀星環境比較黑暗,應該小心行動,以免絆倒或踢動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攝影者應小心看管儀器,亦可考慮在腳架加上反光或發光標記,讓別人避免碰到。

4. 注意聲浪 切勿喧嘩。

5. 切勿生火或吸煙。
火光影響觀星,熱空氣流動令星光擺動不定,煙霧阻擋星光,對觀星或攝影有害無益。

6. 保持地方清潔 帶走垃圾拋棄或回收。

2022年11月8日 月全食


月食網上直播:

本地直播 / 海外直播

網上直播將於香港時間11月8日下午17時37分前開始

本港 網上聯合直播

香港天文台香港太空館保良局顏寶鈴書院香港青年協會創意教育組及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聯合進行。

 

11月8日月食的時刻及方位

月食階段 時間 方向/方位角/仰角
半影食始 16:00 地平線以下/香港不能見
初虧 17:08 地平線以下/香港不能見
月出 17:37 東北偏東/72°/-1°
日落 17:43 西南偏西/252°/-1°
食既 18:16 東北偏東/75°/8°
食甚 18:59 東/79°/17°
生光 19:42 東/82°/27°
復圓 20:49 東/87°/42°
半影食終 21:58 東/93°/58°

海外直播

臺北天文館 – 2022.11.08 月全食掩天王星直播
2022月全食掩天王星專區

南瀛天文館 – 2022/11/08 月全食觀測直播

日本国立天文台 – 【ライブ配信】皆既月食+天王星食(2022年11月8日)
皆既月食・天王星食(2022年11月)

weathernews – 【LIVE】皆既月食特別番組2022/ 2022年11月8日(火)夕方から/total lunar eclipse
皆既月食 2022年11月8日

朝日新聞宇宙部 – 皆既月食と天王星食ライブ 2022年11月8日18時~
8日に皆既月食 惑星食とのコラボは極めてレア、次は322年後

朝日新聞宇宙部 – 皆既月食ライブ、ハワイ・マウナケアのすばる望遠鏡から 2022年11月8日 Total Lunar Eclipse Live from Subaru Telescope, Hawaii

timeanddate – LIVE: Total Lunar Eclipse – November 08, 2022
7–8 November 2022 Total Lunar Eclipse

Griffith Observatory – TOTAL LUNAR ECLIPSE | NOVEMBER 8, 2022 | GRIFFITH OBSERVATORY
Total Lunar Eclipse Broadcast – November 8, 2022 

 

Nothing found.


帶着觀眾去觀鳥! IG控制我們觀鳥的一天!觀鳥(上)


能見度

能見度

二零二二年十月 第一期

你知道如何觀測能見度嗎?能見度是一種以肉眼觀測的氣象元素。在正常視力的情況下,觀測員能夠看到和辨認出某一目標的最大距離,能見度的單位為米或公里。

方法是首先在地圖上,先以身處的觀測地點為中心,以同心圓為原則,選擇不同方向及距離的地標作為目標物。

然後,所選目標物較適合為深色及視角在0.5°至5°之間的物體。當手臂伸直及舉起尾指時,視角寬度約為1°;當手臂伸直及舉起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時,視角寬度約為5°。由此,所選目標物約為尾指闊、又小於三隻手指的寬度便適合了。

最後,在地圖上量度目標物與觀測點的實際距離,便是能見度了。要注意的是,觀測員應以觀測點為中心,觀察四周360度每一方向,再以最差的能見度為最後結果。

能見度受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沙塵,甚至天氣現象,如霧、煙霞、降雨等等因素影響,以上情況均會降低能見度。相反,穩定的大氣狀況、或有利大氣傳送及擴散的風速風向出現時,則有助提升能見度。

 

能見度
圖一為天朗氣晴、大氣穩定的時候所拍攝的照片,並標上目標物及距離

能見度
圖二為同一方向,但正在下雨時所拍攝的照片

你能觀測到兩張照片的能見度嗎?

 

 

地理科老師
姚倩薇


【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EP4. 全球暖化成因一:太陽輻射

【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EP4. 全球暖化成因一:太陽輻射

「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及「香港天文台」合作編製電子學習教材套,讓師生進一步瞭解氣候變化。

《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網頁: https://www.climatechange.edu.hk/

《電子學習教材套:氣候變化》: https://www.hko.gov.hk/tc/climate_change/ed_package/files/CCpackage_c.pdf

#太陽輻射 #Solarradiation #全球暖化 #氣候變化 #全球增溫 #地理 #geography #ClimateChange #GlobalWarming


微生物 書

好書分享 – 《發現微生物的超能力 – 不可思議!微生物大集合》

二零二二年九月 第二期

The World of Interesting Micro-organisms,

微生物是一群不能容易用肉眼看見或分辨的生物統稱。種類及數量都非常多,除了大家都認識、無處不在的細菌外,還包括一些主要在水裡找到的各種原生生物(又稱原蟲)、藻類,甚或甲殼類浮游動物。

這本要分享的好書《發現微生物的超能力 – 不可思議!微生物大集合》是一本科普書籍。作者末友靖隆利用簡潔的文字及運用簡單的比喻,解釋在細胞內一些複雜的化學反應,並加入由繪者友永太呂所繪畫的可愛插畫,讓讀者可以更容易明白一些概念較為抽象的細胞反應。

書中主要介紹了八類可在水裡找到的微生物:纖毛蟲、裸藻、變形蟲、綠藻、藍綠菌(又稱藍綠藻)、矽藻、渦鞭毛藻和甲殼類浮游動物的一些基本結構特徵,以及牠們的行為活動和繁殖方法。除此以外,作者更利用這八類微生物的一些特別的行為特徵,如微生物是如何透過有性生殖來改變DNA去渡過環境危機;夜晚在海邊出現的「藍眼淚」是微生物發出的冷光;以及提出微生物可能是未來石油的替代能源等等的一些事例,以說明在探討環境問題時,是不能忽略這些比沙子還要小的微生物的存在。

相信大家在看完這本書後,除了對這些微生物加深了認識外,更大的得著可能是令大家更有興趣去探索這個巨大而且廣闊的微生物世界。

 

區智恩

生物科老師

 

參考資料:

末友靖隆。《發現微生物的超能力 – 不可思議!微生物大集合》(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

是糞還是泥?

繭蜂 班鳳蝶 幼蟲

蜂終蝶影

飛天蠄蟧?

冬日之花

磁北、正北

昔日特寫


NameExoWorlds2022

2022年系外行星全球命名比賽


可觀中心生物睇樓團!黃Sir帶你參觀生物之家!

可觀中心生物睇樓團!黃Sir帶你參觀生物之家!

上次就帶大家參觀石澳岩岸生物嘅特色樓盤, 今集我們嚟到可觀中心嘅生態花園繼續睇樓! 究竟呢度嘅生物揀樓嘅條件係咩呢? 高層靚景?內園池景?定有瓦遮頭就得?我哋依家跟住黃Sir出發去睇樓啦!GOGOGO! #睇樓團 #特色樓盤 #生物


藍天

酷熱

二零二二年九月 第一期

藍天時近中秋,看見這麼美麗的藍天,必定想到郊外一遊,但一看天文台的預測,當日的最高氣溫將達攝氏33度,郊遊的念頭頓時打消。今年7、8月期間,這樣蔚藍天空的日子特別多,每日的最高氣溫經常保持在攝氏33度或以上,有些日子更高達攝氏35度,破了不少的天文台的紀錄!

 

世界各地也有持續高溫的現象,例如英國倫敦就在七月曾錄得攝氏40度的高溫,持續高溫影響日常生活,學校停課、經常停電和影響醫療系統等。為了減輕電力負荷,西班牙政府更限制商場的夏季室內氣溫不可低過攝氏27度,冬季則不可高過攝氏19度,晚上十時後商店櫥窗要熄燈。

 

高溫也令自然環境出現不尋常現象,早前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的黃志俊老師發現在西貢橋咀洲一帶,因為海水溫度上升,令大範圍珊瑚白化。若果高溫持續,珊瑚將難以復原。此外,美國佛州研究人員發現近年誕生的海龜全是雌性,原因是孵蛋時的溫度會決定海龜的性別,高過攝氏31度就會孵出雌性海龜,攝氏28度以下就會是雄性。在全球暖化的情況下,科學家擔心海龜絕種。

 

若果人類還是只顧發展,不理會眼前的問題,地球還可以撐幾耐?

 

羅耀強
助理教師

 

參考資料:

  1. 香港天文台 www.hko.gov.hk
  2. 明報新聞網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20807/s00002/1659809480049/
  3. 星島日報 https://www.singtaousa.com/4180393
  4. 人間福報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805488
  5. 台視新聞網 https://news.ttv.com.tw/news/1110802003190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