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更新(4) — 文物保育

繼「重建發展」、「活化」及「樓宇復修」三篇文章後,本文會繼續介紹市區更新的第四個主要策略——「文物保育」。根據《市區重建策略》裡的概念,市區重建局應該保存及重修富有歷史、文化及建築價值的樓宇,以及保留原有的地方色彩及歷史特色。

 

筆者於過去的地理課上曾出題,請同學在荃灣市考察時,搜尋進行過文物保育的建築物。以下兩張相片是同學們所呈交的答案,你知道哪張是「文物保育」的例子嗎?

 

上半部相片的建築物外貌相當富有歷史痕跡,紅磚外牆也頗具特色,但「古舊」、「有特色」就一定是文物嗎?而下半部相片的建築物其建築格局古色古香,但其外牆光鮮亮麗,這又是文物嗎?

 

過去三篇文章也提及過,我們不能「以貌取樓」,要知道一建築物是否文物保育的例子,需要多蒐集二手資料才可作出正確判斷。當我們於古物古蹟辦事處網頁瀏覽法定古蹟一欄,全香港法定古蹟的位置及簡介便會一目了然。其中,位於荃灣的法定古蹟有兩項,分別是荃灣三棟屋村及荃灣海壩村古屋,而下半部相片便是三棟屋村的正門。三棟屋村位於荃灣古屋里,屬於客家圍村,早於1786年由陳姓的客家人所建成,並於1987年進行復修後成為博物館,後於198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而上半部相片是由美亞織綢廠(香港)有限公司於荃灣設置的美港貨倉,於1970年代末開始一直被空置至今,並非法定古蹟之一。

 

所以,一建築物是否文物,其實不能單單用肉眼從其「古舊」或「有特色」的外貌去判斷,而是要先經過古物諮詢委員會以專業角度進行評鑑。當憲報公告某一建築成為法定古蹟後,該古蹟便會受到法例保護,禁止隨意改動或破壞。

 

地理科老師

姚倩薇

 

延伸閱讀:

《市區更新(1) — 重建發展》: 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1910_4.html

《市區更新(2) — 活化》: 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2002_4.html

《市區更新(3) — 樓宇復修》: 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2008_4.html

 

資料來源:

發展局(2011). 市區重建策略. https://www.ursreview.gov.hk/tch/doc/New%20URS%20(Chi).pdf

三個北

碎片化的荃灣

野豬 Wild Boar

會咬人嗎?

兒童 繪畫

窗外景色

大自然實錄

天文鐘

城市鳥蹤

是糞還是泥?